二战前后的三菱
br />
  “人的三井”和“有组织的三菱”二者不同之处在三井物产、三菱商事

  各自合并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三菱商事大多数公司是以同一营业部门内的工作场所为中心设立的新公司。它们于1954年7月进行了大合并。而三井物产的大合并比其晚4年,主要是因为人的问题而延误了时间。

  战后,在三菱集团的重组与合并方面,最著名的一件事情是阳和不动产

  买断事件。阳和不动产是指1950年处于清算中的三菱本社不动产部的第二个公司,它是与关东不动产共同设立的。在195年春,阳和不动产被投机商藤纲一派一下子买下了5万股,这些股份占总股份1/以上,而且他们还想进一步接收该公司的人员。股份被他们买断以后,股价狂涨,每股一度曾达1600元。这事在三菱系企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三菱素来以,“有组织的三菱”被人们称道,如若让他们如愿,就仿佛割断了三菱人的希望一样,对此事岂能听之任之。于是经三菱长老们紧急商议之后,由三菱银行的原会长加藤武男拍板,决定以每股1600元的高价把5万股全部都买了回来,此举是由三菱系10个公司共同完成的,所需资金由三菱银行融资。这项活动的代价相当高昂,但这不仅仅是一个阳和不动产的事情,而是牵动着所有三菱人心中的

  精神支柱。

  195年4月,阳和不动产和关东不动产合并成三菱房地产。

  经济危机引发企业大合并

  三菱商事的大合并比三井物产领先一步,这恰恰是有组织的三菱的具体体现,三菱商事的大合并对整个三菱集团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菱商事被分裂为19个不同规模的公司后,这些零散的三菱系新公司群经营基础薄弱,信用度很低,勉勉强强维持着经营。

  在1949年~1950年期间,又出现了通货膨胀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三菱系新公司为了渡过难关,相继展开了合并活动。当时,由于朝鲜发生动乱,

  美军的对日政策也呈现缓和趋势,这进一步加速了合并的步伐。195~195年,大合并的气氛极浓,众多的零散公司被汇集成光和实业、不二商事、东京贸易和东京交易四个公司,为大合并奠定了基础。

  1950年4月设立的旧三菱商事的第二个公司光和实业,其主要业务是处理由旧三菱商事继承的债权、债务、不动产以及仓库业,在某种意义,是为逃税而设的徒有其名的公司。该公司由于195年8月1日财阀规制法令的废止而改为三菱商事。

  195年7月日,新三菱商事正式诞生。它的资本金6.5亿日元,年经营额00亿日元,在当时是日本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大型商社。

  在三菱商事的大合并过程中,最卖力的有不二商社社长高垣胜次郎。东京贸易会长服部一郎、东京贸易社长荘清彦、东西贸易会长久保田几之助、三菱商事(旧光和实业)社长松本雄田。除此以外,藤野忠次郎(当时东京贸易副社长)、寺尾一郎(当时不二商事副社长)等在幕后也起了很大作用,三菱银行出身的长辈加藤武男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不二商事是195年月由都商事、丸之内商事、极东商事、明光商事四公司合并而成的,因其财务状况不佳,曾一度被排除在外,后来把合并比率降低,比其他三公司低0.5,才被允许进入合并之列。

  在三菱商事大合并时,围绕合并比例,曾进行过激烈的讨价还价,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