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后悔
这几天熬夜熬得实在太累了,有些撑不住,便推辞了几句,就出去歇着了。

  “阿娘,我回来了。”

  冯氏在病榻前沉默良久,方才低低的开口,“二郎和团儿,也来了。”

  此刻,她明明是伤心到了极点,却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了,反倒是有了想笑的冲动。

  多么可笑啊。

  自己的阿娘辛苦了一辈子,操劳了一辈子,临到头来,在病榻前伺候的却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老冯头那人不必说,定然是早早的躲出去了,而弟弟……也是如此。

  至于她,也好不到哪儿去。

  虽则心急如焚的赶来了,悲痛不已的守着陪着,一副十足的孝顺样,但在这之前,她都干了些什么?

  她因着婆母时不时的刁难和冷语,便整日里自怨自艾,无精打采。

  她因着丈夫偶尔的冷落和异状,就疑心生暗鬼,胡思乱想。

  她因着大丫的离经叛道,便能四处去奔走,仔细的打听,耐心开导。

  她因着女儿们缥缈的将来,就一门心思的扑在了开蒙的事情上,生怕出一点岔子。

  自从成了家,她的胳膊肘好像就彻底往外拐了,很少惦记自己的阿娘了。

  即使她经常会贴补娘家,偶尔会给阿娘送点儿东西,说几句体己话,但她不会因为阿娘皱了下眉头,就忧心阿娘是不是遇着不顺的事了,也不会因为阿娘咳嗽了两声,就担心阿娘是不是得了风寒。

  这并不是不关心阿娘,只是……只是一种心安理得,理所当然的忽略。

  而且,是大多数为人子女的人都会有的毛病。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一直都有着这样的认知——反正是自己的亲娘,压根就不会记自己的仇,跟自己过不去。亲娘是不会闹也不会怨的,只会几十年如一日的迁就儿女,无怨无悔。因此,只要自己能过得好,让亲娘少操点儿心,就是对她最大的回报了。

  他们都有意无意的忘记了一句老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冯氏也忘了。

  她总觉得阿娘的身体这般康健,那寿数一定会很长,以后有的是好日子在后头等着。

  但讽刺的是,已经没有以后了。就连现状,都未必能维持多久。

  “都是我不孝,以为阿娘只是陈年的嗽疾又犯了,只消如往常一样,多抓几副药就能好了。”

  她自责,她痛悔。

  然而却没什么大用。

  “外祖母是太累了,正在睡觉呢。阿娘,我已经把窗户推开了半边,让风吹进来,好散一散屋里的药味,免得熏着了外祖母。”

  真正有用的,是跑去灶房里熬参汤的韦临风同志。

  还有上前线慰问重症病患的韦团儿同学。

  “我还打了盆热水过来。阿娘,我们帮外祖母擦身吧。”

  韦团儿将毛巾拧好,递给关心则乱、六神无主的冯氏,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