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悲喜(下)
;******
初九这天,正好是皇帝四十岁万寿节。
皇帝登基有几年了,眼下虽然还有燕王这个心腹之患,但是朝中局势渐渐控制,太后不能再作威作福,怎么着都应该热闹庆贺一番。
初盈身体虚弱不假,但是隔了一年没有进宫,加上姐姐初慧又怀孕了,无论如何都要亲自去瞧一瞧。
一大早天还没亮,就按照外命妇繁琐服饰打扮起来。
“可惜不能带你去,小家伙。”初盈临走前,还去看了一眼睡梦中儿子,——能看出眼睛是圆圆杏眼,像自己不像丈夫,加上奶娃娃都是肉呼呼,怎么都瞧不出丈夫绰约风姿,反倒虎头虎脑。
重哥儿还嘟了嘟嘴,梦中翻了个身继续睡得香甜。
到了宫里,一番叩拜参见仪式下来。
初盈觉得有些乏力,好初慧是知道妹妹情况,悄悄吩咐了内侍照顾着,及早安排了座儿,免得把妹妹累着了。
初慧现近八个月身孕,行动十分不便,只是象征性主持了前面仪式,剩下便暂时交予蒋昭仪,自己回了凤栖宫歇息。
“瞧着气色还不错。”初盈外面多周旋了一会儿,才偷偷溜来,上上下下打量着姐姐,还摸了摸她肚子,“等入秋就差不多了。”
初慧担心道:“你怎么样?”
当着姐姐面,初盈哪里敢说实话让她担心?只是笑道:“我这不是好好?重哥儿也是个能吃能睡,瞧着不似他爹,倒越发像个憨小子。”
初慧笑道:“小孩子能吃能睡才好,豆芽菜似才叫人担心呢。”
正说着话,赟哥儿和福哥儿从前面赶回来。
赟哥儿已经入学上了笼头,加上隔了一年没见,年纪大了些,到不似小时候那般爱撒娇,上前叫道,“四姨。”
福哥儿也喊了一声,——不过他是皇宫出生长大,和初盈并不熟。
不像赟哥儿一本正经走完礼仪,到底还是亲近,凑过去笑着问道:“小表弟呢?我还没有见过他呢。”
初盈笑道:“将来大一点,自然有机会进宫见面。”
赟哥儿点了点头,又看向母亲肚子,“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要是弟弟我就陪他读书,要是妹妹我就给她好吃。”
初慧微微一笑,“你是长兄,将来要多照顾着弟弟妹妹。”
对于她来说,这一胎如果是皇子那叫锦上添花,即便是公主也很好,反正前面都有两个嫡子,只要一切平安即可。
没过多会儿,万寿宴开席时辰到了。
初盈坐了母亲身边,又是一阵亲密低语,——隐隐,听见席间有些轻微议论,不过都很隐晦,无非是担心太后病和皇帝态度。
这种时候,宋氏和初盈当然慎之又慎,皆是低头吃菜。
孙昭媛坐主席下侧,眼见众人把目光投向傅氏母女,又不时打量今日独坐王太后,再加上皇后隆起肚子,真是叫自己心里一阵堵得慌。
姑母一意孤行,闹得现皇帝也不喜欢自己。
眼看姑母病得不轻,将来姑母事一出,孙家落败是必然,何况二�
初九这天,正好是皇帝四十岁万寿节。
皇帝登基有几年了,眼下虽然还有燕王这个心腹之患,但是朝中局势渐渐控制,太后不能再作威作福,怎么着都应该热闹庆贺一番。
初盈身体虚弱不假,但是隔了一年没有进宫,加上姐姐初慧又怀孕了,无论如何都要亲自去瞧一瞧。
一大早天还没亮,就按照外命妇繁琐服饰打扮起来。
“可惜不能带你去,小家伙。”初盈临走前,还去看了一眼睡梦中儿子,——能看出眼睛是圆圆杏眼,像自己不像丈夫,加上奶娃娃都是肉呼呼,怎么都瞧不出丈夫绰约风姿,反倒虎头虎脑。
重哥儿还嘟了嘟嘴,梦中翻了个身继续睡得香甜。
到了宫里,一番叩拜参见仪式下来。
初盈觉得有些乏力,好初慧是知道妹妹情况,悄悄吩咐了内侍照顾着,及早安排了座儿,免得把妹妹累着了。
初慧现近八个月身孕,行动十分不便,只是象征性主持了前面仪式,剩下便暂时交予蒋昭仪,自己回了凤栖宫歇息。
“瞧着气色还不错。”初盈外面多周旋了一会儿,才偷偷溜来,上上下下打量着姐姐,还摸了摸她肚子,“等入秋就差不多了。”
初慧担心道:“你怎么样?”
当着姐姐面,初盈哪里敢说实话让她担心?只是笑道:“我这不是好好?重哥儿也是个能吃能睡,瞧着不似他爹,倒越发像个憨小子。”
初慧笑道:“小孩子能吃能睡才好,豆芽菜似才叫人担心呢。”
正说着话,赟哥儿和福哥儿从前面赶回来。
赟哥儿已经入学上了笼头,加上隔了一年没见,年纪大了些,到不似小时候那般爱撒娇,上前叫道,“四姨。”
福哥儿也喊了一声,——不过他是皇宫出生长大,和初盈并不熟。
不像赟哥儿一本正经走完礼仪,到底还是亲近,凑过去笑着问道:“小表弟呢?我还没有见过他呢。”
初盈笑道:“将来大一点,自然有机会进宫见面。”
赟哥儿点了点头,又看向母亲肚子,“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要是弟弟我就陪他读书,要是妹妹我就给她好吃。”
初慧微微一笑,“你是长兄,将来要多照顾着弟弟妹妹。”
对于她来说,这一胎如果是皇子那叫锦上添花,即便是公主也很好,反正前面都有两个嫡子,只要一切平安即可。
没过多会儿,万寿宴开席时辰到了。
初盈坐了母亲身边,又是一阵亲密低语,——隐隐,听见席间有些轻微议论,不过都很隐晦,无非是担心太后病和皇帝态度。
这种时候,宋氏和初盈当然慎之又慎,皆是低头吃菜。
孙昭媛坐主席下侧,眼见众人把目光投向傅氏母女,又不时打量今日独坐王太后,再加上皇后隆起肚子,真是叫自己心里一阵堵得慌。
姑母一意孤行,闹得现皇帝也不喜欢自己。
眼看姑母病得不轻,将来姑母事一出,孙家落败是必然,何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