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乱世中的无奈
��不让苦儿巷再存于开封城!”赵匡义勒住马匹,回头望了望,发出了一番感慨。

  “三郎也有天下之心?”赵普愣了一下,赵匡义的回答到让赵普有些意外了。

  “当年秦始皇游历会稽,项羽曾言欲代之言,为何匡义不能有天下之心?!”赵匡义对于赵普疑惑的表情十分地不满,难道我赵匡义不能有夺取天下之心。

  “三郎志向远大,希望三郎多多学习才能治理天下,只不过此乃开封城,此等言语三郎还是要谨慎一些。”看见赵匡义轻佻的回答,赵普就知道赵匡义只是年轻气盛而已,爱说大话根本不是素有大志。只不过开封城内,此等言语还要避讳一些,不然会给赵匡胤带来麻烦。

  “族兄放心,匡义当然晓得。”

  “对了,族兄,我们现在去哪里?”赵匡义见时间还早得很,想偷溜去玩耍一番。

  “三郎,我们先找一家酒家用饭,用过午膳之后,我们便去开封府一趟,匡义是来学习为官之道,我们下午便去府衙看看。”赵匡义的小把戏当然骗不过赵普了,赵普不会让赵匡义偷溜玩耍的。

  “好,就依族兄的建议。”赵匡义一阵失落,赵普这样说分明就是提醒自己不要想偷溜了,还是好好学习为上。

  “恩!”赵普点了点头,带着赵匡胤与赵承嗣来到了一家酒家,用了一些膳食之后,便前往开封府了。

  赵普三人来到了开封府的侧门,将马匹系到旁边的一棵树上。

  “族兄,为何我们不从大门进入府衙?”赵匡义在侧门停下了脚步,从侧门进是不是有点失面子了。

  “三郎,你以为我们是去宣读圣旨还是去击鼓鸣冤?非公事吾等身份是不能从正门进入公堂。我们只是来看看而已,不必大张旗鼓。”赵普望了赵匡义一眼,这个小伙子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赵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然后上前叩门。

  “原来是赵书记,赵书记前来肯定是找张文书了,小人引路。”很快,一位年轻的小吏打开了侧门,一见赵普就知道赵普的来意了,将赵普引入了开封府,来到了一处小院之中。

  院中有一位老者正在晒书,样貌普通,属于放在大街上都能找出千百个相似容貌之人,穿着一件朴素的衣服,腰间的一方印记显得格外的耀眼。

  这方印记的材质很新,刻制印记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年,但是在方圆印记上方的两个棱角却已经磨得有些光滑了,在阳光的反射下显得格外耀眼。

  这是一名得宠的小吏!赵承嗣跟随赵普学吏治有一段时间了,从印记上推断府衙之中小吏与主官的关系是必修的课程之一。从磨损度上看,此人的印记经常使用是开封府尹的得意之吏。

  “原来是赵老弟来了,怎么老弟今日有时间来看看老哥哥?”老者发现了赵普,微微一笑,继续晒着自己的书卷。

  “还有两位生面孔?”

  “老哥哥,普手上抱着的乃是犬子承嗣,乃普的第三子。这一位是普族内的一位族弟,排行老三,老哥哥可以称呼其为赵三郎。二人都是跟随普来学习吏治与见识一下”赵普将赵承嗣放下,向张文书行了一个礼。

  “张伯伯好!”

  “张文书有礼了!”赵承嗣与赵匡义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