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宣祖之托,父子守灵。
柚子小说 www.qzaxsh.com,最快更新新东京梦华录最新章节!
赵弘殷刻好同享富贵碑与撰写血书之后,滁州的事宜也处理完毕了。为了实现周世宗的战略转移,赵弘殷将大军交给了副将撤回开封,自己在赵普的陪伴之下,踏上了返回开封之路。
赵普已经升任同州节度使的司法推官兼任渭州军事判官,由于同州节度使赵匡胤在淮南前线,所以赵普属于闲置状态,赵普打算送赵弘殷返回开封之后,直接到渭州上任。
“叔父,是否要休息一下?”车队刚刚行驶出滁州境内,赵普就勒住了前行的马匹,策马来到了赵弘殷的马车旁。赵弘殷染有病痛,不适宜长途跋涉。
“大郎,身体老了,还是休息一下。”赵弘殷为赵承嗣立下同享富贵碑之后,赵普与赵家的关系更加近了,赵弘殷称呼赵普为大郎,待以族子之分。
“好,叔父,普扶你去那边的大树下坐坐。”赵普下马,将赵弘殷扶下了马车,整个车队都停了下来,开始补充水源,食用干粮。
赵普命赵忠找来了一些干树枝生火,然后温了一壶热茶。
“叔父,喝些热茶,身体会好一些。”
“有劳大郎了,大郎坐,叔父有些话要和你说。”赵弘殷接过茶杯,并没有喝下,只是将热茶握在手中。
“普请叔父教诲!”赵普席地而坐,坐在了赵弘殷的身边。
“大郎,叔父起于寒微,为了家族被迫参军,现在已经经历了数朝了。叔父深知乱世之中,朝廷尚有失德灭亡之祸,何况普通人家?”赵弘殷长叹一口气,想起了几个朝代更替,百姓受苦的场景。朝代兴亡都是百姓受苦。
“叔父起于寒微,能在乱世之中存活下来并光耀门楣实属不易,普深感佩服。”赵普此话发自内心,赵弘殷确实不简单,在乱世之中作为军人能存活下来就是一个奇迹了,赵弘殷征战多年,资格在大周朝堪称一二了,但是赵弘殷并没有战死,反而官越做越大,这又是一个奇迹。
“大郎过誉了,叔父只是运气比别人好一点,现在赵家在朝廷算是有点声望了,二郎更加了不起,成了殿前司的都指挥使,赵家终于有一人能登上执掌禁军的舞台了。只不过叔父担心二郎的性格,做事尚有些冲动,恐怕这会给赵家带来危难。”养儿一百常忧九十九,在赵弘殷的眼中,赵匡胤还是一名长不大的孩童。
赵匡胤出生在军营,从小就是一个野孩子,打架斗殴,讲江湖义气,冲动无知的影子都曾在赵匡胤的身上出现过。
赵匡胤二十多岁离家出走,十余年间,赵弘殷收到了不少的投诉。自己刚刚收到老友董宗本夸赞赵匡胤勤劳能干的信件,还没有捂热,就收到了赵匡胤与自己老友之子不和,不辞而别的书信。
过了不久,又有自己的好友王彦超的来信:赵老哥,匡胤贤侄来投效,老弟这里庙小人少,容不下贤侄。小弟送给贤侄数十辆银子,让贤侄另投别处,可惜贤侄怒仍银子就走了,回家了没有?小弟真是不好意思。
(直接给一名叔父辈的节度使下面子,赵弘殷真是不知道该讲什么了)
除了这些事情以外,十多年赵弘殷收到了不少友人故人的投诉。虽然自从赵匡胤投效郭威之后,性格有所收敛,但�
赵弘殷刻好同享富贵碑与撰写血书之后,滁州的事宜也处理完毕了。为了实现周世宗的战略转移,赵弘殷将大军交给了副将撤回开封,自己在赵普的陪伴之下,踏上了返回开封之路。
赵普已经升任同州节度使的司法推官兼任渭州军事判官,由于同州节度使赵匡胤在淮南前线,所以赵普属于闲置状态,赵普打算送赵弘殷返回开封之后,直接到渭州上任。
“叔父,是否要休息一下?”车队刚刚行驶出滁州境内,赵普就勒住了前行的马匹,策马来到了赵弘殷的马车旁。赵弘殷染有病痛,不适宜长途跋涉。
“大郎,身体老了,还是休息一下。”赵弘殷为赵承嗣立下同享富贵碑之后,赵普与赵家的关系更加近了,赵弘殷称呼赵普为大郎,待以族子之分。
“好,叔父,普扶你去那边的大树下坐坐。”赵普下马,将赵弘殷扶下了马车,整个车队都停了下来,开始补充水源,食用干粮。
赵普命赵忠找来了一些干树枝生火,然后温了一壶热茶。
“叔父,喝些热茶,身体会好一些。”
“有劳大郎了,大郎坐,叔父有些话要和你说。”赵弘殷接过茶杯,并没有喝下,只是将热茶握在手中。
“普请叔父教诲!”赵普席地而坐,坐在了赵弘殷的身边。
“大郎,叔父起于寒微,为了家族被迫参军,现在已经经历了数朝了。叔父深知乱世之中,朝廷尚有失德灭亡之祸,何况普通人家?”赵弘殷长叹一口气,想起了几个朝代更替,百姓受苦的场景。朝代兴亡都是百姓受苦。
“叔父起于寒微,能在乱世之中存活下来并光耀门楣实属不易,普深感佩服。”赵普此话发自内心,赵弘殷确实不简单,在乱世之中作为军人能存活下来就是一个奇迹了,赵弘殷征战多年,资格在大周朝堪称一二了,但是赵弘殷并没有战死,反而官越做越大,这又是一个奇迹。
“大郎过誉了,叔父只是运气比别人好一点,现在赵家在朝廷算是有点声望了,二郎更加了不起,成了殿前司的都指挥使,赵家终于有一人能登上执掌禁军的舞台了。只不过叔父担心二郎的性格,做事尚有些冲动,恐怕这会给赵家带来危难。”养儿一百常忧九十九,在赵弘殷的眼中,赵匡胤还是一名长不大的孩童。
赵匡胤出生在军营,从小就是一个野孩子,打架斗殴,讲江湖义气,冲动无知的影子都曾在赵匡胤的身上出现过。
赵匡胤二十多岁离家出走,十余年间,赵弘殷收到了不少的投诉。自己刚刚收到老友董宗本夸赞赵匡胤勤劳能干的信件,还没有捂热,就收到了赵匡胤与自己老友之子不和,不辞而别的书信。
过了不久,又有自己的好友王彦超的来信:赵老哥,匡胤贤侄来投效,老弟这里庙小人少,容不下贤侄。小弟送给贤侄数十辆银子,让贤侄另投别处,可惜贤侄怒仍银子就走了,回家了没有?小弟真是不好意思。
(直接给一名叔父辈的节度使下面子,赵弘殷真是不知道该讲什么了)
除了这些事情以外,十多年赵弘殷收到了不少友人故人的投诉。虽然自从赵匡胤投效郭威之后,性格有所收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