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开封往事,承嗣染病!
少相熟的父老乡亲都留下了冰冷的尸体。

  让赵匡胤最不能容忍的是自己手下的两名将官居然在自己府邸旁的小屋内**了自己的邻居,幼儿时经常给自己吃年糕的杨大婶。愤怒的赵匡胤再也忍不住了,手持利刃将二人斩杀,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赵匡胤始终没有能阻止那一场杀戮。

  赵匡胤缓缓地闭上了双眼,仿佛那一幕幕的血案就在自己的眼前,此时,赵匡胤不自觉地留下了泪水,泪水顺着脸颊溜到下巴,滴到了地下。

  当时,年轻的赵匡胤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平时军纪严明的郭威军居然会如此的暴掠入城屠杀。但是,今日赵普一席话,让赵匡胤寻到了一丝感悟,乱世之中,兵为上,有兵就有权力,百姓只不过是草芥而已。当权者只要私欲一开,兵祸一起,受苦的只有百姓。

  改变乱世的唯一办法就是使天下重回太平,立法行度,才能改变草芥人命的乱世!

  片刻之后,赵匡胤突然睁开了双眼,目光坚定地望着开封方向。

  “匡胤定要平定天下,立法开度还百姓一个太平!”

  赵普望着赵匡胤,甚是欣慰。乱世之中,雄才伟略乃是明君之基,但是一颗仁爱之心比雄才伟略更加重要,仁爱之心才能使天下回归到太平二字!

  “大人,大人不好了,小公子病了!”突然,赵忠急匆匆地冲了进来,跪在了赵普的面前。

  “什么?赵忠,你说什么?”赵普从座椅上跳了起来,难道承嗣病了?

  “回禀大人,今日一早,不知怎么回事小公子便不吃奶了,到了午时,小公子全身发烫,高烧不退,气息微弱,夫人已经请来了大夫,请大人速速回府!”赵忠一脸着急地向赵普禀报。

  “这………贤弟?”

  “大哥速速回府,承嗣身体要紧,此间匡胤已经没有什么事了,稍后匡胤再去府上看望承嗣。”赵匡胤连忙让赵普返回府中。

  “赵忠,走!”赵普将长袍一甩,急匆匆地跑出忠义堂,往自己的家中奔去。

  “姨娘,你不用担心,承嗣一定会吉人天相。”赵普刚刚抵达自家的内院,就听见魏玲儿安慰魏氏之言。房内语音杂乱,还有魏氏的啼哭声,赵普心中一惊,难道承嗣已经……….?

  “娘子,为夫回来了!”赵普在门外定了定神,稳住了身形,推开了房门。只见魏氏在床边的椅子上用帕子擦拭着自己的泪水,双眼盯着躺在船上的承嗣。魏玲儿在一旁不停地安慰自己的姨娘。

  床边,前些时日接生承嗣的王大夫正在为承嗣换上一块冰水手帕。

  “官人?”魏氏见到赵普,泪流满面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娘子放心,为夫一定会让承嗣好起来!”赵普上前扶住了魏氏。

  “王大夫,吾儿怎么样了?”赵普扶着魏氏,转头望向王大夫。

  “回禀赵大人,令郎高温染身,气息微弱,像是受了极重的风寒所致,只不过大人家中富贵,又有众多婢女伺候,令郎染上风寒可能极小,小人怕是害了其他的病症才有高温染身。小人先开一些降温之药,大人要时刻关注令郎的体温,切莫要温度过高,至于治疗,小人还要观察一段时间。”王大夫知道赵普的身份之后,变得恭敬起来,连回答也有尊卑之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