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世宗之托,汉卿归心。
�醒才能传旨。”亲卫微微一笑,回禀赵匡胤。
“官家大恩,匡胤造次了!”赵匡胤听了亲卫的回答,后背脊冷汗嗖嗖地往上窜,果然柴荣派人监视自己了,幸好听了赵大哥的话。
“大人已醒,请大人前往面君。”
“好,不知使者等候多久了?陛下何时起身?”赵匡胤透过帐外的旗杆影子推算,现在已经临近午时了。
“赵大人,陛下卯时已经起身,现在应该在军帐之中处理公文。”
“卯时?匡胤罪过,速速前去。”赵匡胤一听柴荣卯时就起来了,这可让柴荣等了几个时辰,应速速去拜见告罪。
“赵大人莫急,依小人看,陛下心喜赵大人,大人可以整理衣冠后再去面圣。”亲卫掩嘴而笑,指了指赵匡胤的玉带,玉带还没有绑好。
“幸亏使者提醒,不然匡胤有罪也!”赵匡胤连忙走到铜镜前,整理了一下衣冠。
衣冠整理完毕,赵匡胤转过身,打量了一下这名亲卫,长得眉清目秀,双眼炯炯有神,是个聪明的模样。赵匡胤突然心生一计,柴荣的亲卫也要打好关系。
“不知使者如何称呼?何时入官家军帐伺候?为何匡胤未曾见过使者?”自从高平之战后,赵匡胤升任殿前司的都虞候负责整顿大周禁军,赵匡胤首先将柴荣的亲卫都摸了一个底,这名亲卫赵匡胤没有任何印象,应该是自己攻打滁州的时候才被柴荣纳入亲卫营之人。
“赵大人抬举小人了,小人贱名石汉卿,前些时日陛下巡营,见小人武艺不错,又长得机灵,身世清白,故而招为亲卫。”石汉卿拱了拱手回禀赵匡胤。
“原来是石兄弟,今日多谢石兄弟提醒,不然匡胤就要在官家面前失礼了,石兄弟,此乃一块杂玉,若是石兄弟不嫌弃,就赠与兄弟了。”赵匡胤从怀中拿出了一块玉佩,递到了石汉卿的面前。
从刚才的对话之中,赵匡胤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个石汉卿是柴荣新招的亲卫,不是原来晋王府之人,正好可以拉拢一番,说不定能成为自己的眼线。
“这……..?”石汉卿的右手动了一下,但是又不敢去接。赵匡胤手上的玉佩确实是一块杂玉,就是一块色泽不是很好的玉佩。礼物不贵重,但是送的人身份很特殊,是殿前都虞候赵匡胤,在收不收礼上,石汉卿犹豫了。
“石兄弟应该听说过赵某,赵某自幼行走江湖,知道有恩必报的道理,此番只是感谢石兄弟的提醒之恩,并无其他。请石兄弟不要多想。”赵匡胤看到石汉卿的表现,知道自己找对人了。
石汉卿并没有直接拒绝自己,说明石汉卿思想在斗争,不是一名愣头青,是名有小心机的亲卫。这种人一般都比较机灵,八面玲珑,是当探子的最好人选。
赵匡胤的话也刺激着石汉卿,石汉卿明白这是赵匡胤的投名状。石汉卿本来幸运被柴荣选上亲卫之军还略有惊喜,但是跟随柴荣之后,才知道日子并不好过。
柴荣的大部分亲卫都是原来晋王府的老人,不少亲卫都倚老卖老,连禁军内的中下级军官都不给面子,更何况这个新入亲卫军的石汉卿了。石汉卿原以为是有了晋升机会随君之侧,没有想到是入了一个无底洞。赵匡胤的投名状让石汉卿重新燃起了希望。
赵匡胤现在被柴荣任命为殿前都虞侯,负责整顿禁军,如果和赵匡胤打好关系,那么以后�
“官家大恩,匡胤造次了!”赵匡胤听了亲卫的回答,后背脊冷汗嗖嗖地往上窜,果然柴荣派人监视自己了,幸好听了赵大哥的话。
“大人已醒,请大人前往面君。”
“好,不知使者等候多久了?陛下何时起身?”赵匡胤透过帐外的旗杆影子推算,现在已经临近午时了。
“赵大人,陛下卯时已经起身,现在应该在军帐之中处理公文。”
“卯时?匡胤罪过,速速前去。”赵匡胤一听柴荣卯时就起来了,这可让柴荣等了几个时辰,应速速去拜见告罪。
“赵大人莫急,依小人看,陛下心喜赵大人,大人可以整理衣冠后再去面圣。”亲卫掩嘴而笑,指了指赵匡胤的玉带,玉带还没有绑好。
“幸亏使者提醒,不然匡胤有罪也!”赵匡胤连忙走到铜镜前,整理了一下衣冠。
衣冠整理完毕,赵匡胤转过身,打量了一下这名亲卫,长得眉清目秀,双眼炯炯有神,是个聪明的模样。赵匡胤突然心生一计,柴荣的亲卫也要打好关系。
“不知使者如何称呼?何时入官家军帐伺候?为何匡胤未曾见过使者?”自从高平之战后,赵匡胤升任殿前司的都虞候负责整顿大周禁军,赵匡胤首先将柴荣的亲卫都摸了一个底,这名亲卫赵匡胤没有任何印象,应该是自己攻打滁州的时候才被柴荣纳入亲卫营之人。
“赵大人抬举小人了,小人贱名石汉卿,前些时日陛下巡营,见小人武艺不错,又长得机灵,身世清白,故而招为亲卫。”石汉卿拱了拱手回禀赵匡胤。
“原来是石兄弟,今日多谢石兄弟提醒,不然匡胤就要在官家面前失礼了,石兄弟,此乃一块杂玉,若是石兄弟不嫌弃,就赠与兄弟了。”赵匡胤从怀中拿出了一块玉佩,递到了石汉卿的面前。
从刚才的对话之中,赵匡胤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个石汉卿是柴荣新招的亲卫,不是原来晋王府之人,正好可以拉拢一番,说不定能成为自己的眼线。
“这……..?”石汉卿的右手动了一下,但是又不敢去接。赵匡胤手上的玉佩确实是一块杂玉,就是一块色泽不是很好的玉佩。礼物不贵重,但是送的人身份很特殊,是殿前都虞候赵匡胤,在收不收礼上,石汉卿犹豫了。
“石兄弟应该听说过赵某,赵某自幼行走江湖,知道有恩必报的道理,此番只是感谢石兄弟的提醒之恩,并无其他。请石兄弟不要多想。”赵匡胤看到石汉卿的表现,知道自己找对人了。
石汉卿并没有直接拒绝自己,说明石汉卿思想在斗争,不是一名愣头青,是名有小心机的亲卫。这种人一般都比较机灵,八面玲珑,是当探子的最好人选。
赵匡胤的话也刺激着石汉卿,石汉卿明白这是赵匡胤的投名状。石汉卿本来幸运被柴荣选上亲卫之军还略有惊喜,但是跟随柴荣之后,才知道日子并不好过。
柴荣的大部分亲卫都是原来晋王府的老人,不少亲卫都倚老卖老,连禁军内的中下级军官都不给面子,更何况这个新入亲卫军的石汉卿了。石汉卿原以为是有了晋升机会随君之侧,没有想到是入了一个无底洞。赵匡胤的投名状让石汉卿重新燃起了希望。
赵匡胤现在被柴荣任命为殿前都虞侯,负责整顿禁军,如果和赵匡胤打好关系,那么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