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节 朝堂风云初起
茶水表面上,凝结着微微的雾气,我轻轻吹开,却并不饮茶,又问道:“那三个小官,都是什么衙门里的什么官员?”
“一个是京官宣义郎,一个是武官修武郎,还有一个是东班武臣皇城使。”马文君说罢,又带着一丝着急之色道:“总之都是一些品级不高的小官,但都在京城供职,都能够上朝。你问得这般清楚做什么?到底……到底林先生准备怎样行动,他跟你是怎么说的?”
我微微点头,却没有回答马文君的话,只道:“再麻烦马姐姐将那几个小官的官职品级详细跟我说说吧。”
其实不必马文吉说,我自然也知道那些官员的官职品级、职责。只是,若不让马文君告诉我,接下来的谈话,便不能进行了,而我一旦开口回答了马文君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谈话,便是回答关于我的来历的问题了。
我朝的官员有“常参官”和“非常参官”的分别,常参官便是能够每日参见皇帝的官员,又叫做“升朝官”。只有门下省起居郎以上,中书省起居舍人以上,尚书省侍郎以上,御史台中丞以上官,每日参见皇帝,为常参官。
宣义郎,与爹爹的宣德郎同是正七品京官。是非常参官,但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上朝参拜皇上。但实则所谓的“郎”官,都是没有什么实权,没有什么实职的官员,更多的是一个名头。譬如我爹爹,虽是正七品的宣德郎,但现今不在任何一个衙门供职,只是领一份薪水,有一个名分罢了。
修武郎是武官,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四十四阶为修武郎,在宫中内殿供职。
皇城使是我朝的武臣官阶,所谓“东班”,是指朝参皇帝时排列在东侧。东班武臣一共共二十使。与之对应的是“西班”,也是二十使,是七品官员。
宣义郎、修武郎、皇城使三个官员,既不互相关联,又不互相统属,平素他们的职务之上,是绝对没有互相联系的地方。若说他们之间,有唯一的共同之处,那便是他们的品级都不高。
马文君给我大略说了三个官员的品级职责,不过我的注意力并没有完全在听,我更加在意的是,马文君对我朝的官制,也是十分熟悉的。
闻言,我不由得对马文君的来历展开了猜测。
“好啦,该你了!”马文君伸手在我眼前晃了晃:“快说说吧,到底林先生有什么安排?若需我帮忙,只管言明就是了。”
我微微一笑:“我想今天的事情,便是林先生的安排。”前日与林先生在清商馆相会,回去后我便将自己的这个想法传信给了林先生。林先生回去便开始安排,没有想到今天上朝便已经实行了。
“什么?”马文君似是不敢相信听到的话,“你是说,那三个人,是……不是吧?”
我只微笑着点了点头。
“那不是……弄巧成拙吗?那怎么会?”马文君又惊又奇,“这林先生,的确是令尊大人推荐的那个吗?还是朝中还有别的林大人,咱们,是不是弄错了?”
马文君对二郡王的事,的确是十分在意用心的。我道:“马姐姐,我问你,今日朝中,官家听到这三个小官的启奏,有什么反应没有?”
皇上在任,办过的令人失望寒心乃至痛心之事,大的历历在目,影响至今犹在;小的举不胜举,我便是切身体会者。
但是进宫这段时间,与皇上也有过一些接触,皇上�
“一个是京官宣义郎,一个是武官修武郎,还有一个是东班武臣皇城使。”马文君说罢,又带着一丝着急之色道:“总之都是一些品级不高的小官,但都在京城供职,都能够上朝。你问得这般清楚做什么?到底……到底林先生准备怎样行动,他跟你是怎么说的?”
我微微点头,却没有回答马文君的话,只道:“再麻烦马姐姐将那几个小官的官职品级详细跟我说说吧。”
其实不必马文吉说,我自然也知道那些官员的官职品级、职责。只是,若不让马文君告诉我,接下来的谈话,便不能进行了,而我一旦开口回答了马文君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谈话,便是回答关于我的来历的问题了。
我朝的官员有“常参官”和“非常参官”的分别,常参官便是能够每日参见皇帝的官员,又叫做“升朝官”。只有门下省起居郎以上,中书省起居舍人以上,尚书省侍郎以上,御史台中丞以上官,每日参见皇帝,为常参官。
宣义郎,与爹爹的宣德郎同是正七品京官。是非常参官,但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上朝参拜皇上。但实则所谓的“郎”官,都是没有什么实权,没有什么实职的官员,更多的是一个名头。譬如我爹爹,虽是正七品的宣德郎,但现今不在任何一个衙门供职,只是领一份薪水,有一个名分罢了。
修武郎是武官,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四十四阶为修武郎,在宫中内殿供职。
皇城使是我朝的武臣官阶,所谓“东班”,是指朝参皇帝时排列在东侧。东班武臣一共共二十使。与之对应的是“西班”,也是二十使,是七品官员。
宣义郎、修武郎、皇城使三个官员,既不互相关联,又不互相统属,平素他们的职务之上,是绝对没有互相联系的地方。若说他们之间,有唯一的共同之处,那便是他们的品级都不高。
马文君给我大略说了三个官员的品级职责,不过我的注意力并没有完全在听,我更加在意的是,马文君对我朝的官制,也是十分熟悉的。
闻言,我不由得对马文君的来历展开了猜测。
“好啦,该你了!”马文君伸手在我眼前晃了晃:“快说说吧,到底林先生有什么安排?若需我帮忙,只管言明就是了。”
我微微一笑:“我想今天的事情,便是林先生的安排。”前日与林先生在清商馆相会,回去后我便将自己的这个想法传信给了林先生。林先生回去便开始安排,没有想到今天上朝便已经实行了。
“什么?”马文君似是不敢相信听到的话,“你是说,那三个人,是……不是吧?”
我只微笑着点了点头。
“那不是……弄巧成拙吗?那怎么会?”马文君又惊又奇,“这林先生,的确是令尊大人推荐的那个吗?还是朝中还有别的林大人,咱们,是不是弄错了?”
马文君对二郡王的事,的确是十分在意用心的。我道:“马姐姐,我问你,今日朝中,官家听到这三个小官的启奏,有什么反应没有?”
皇上在任,办过的令人失望寒心乃至痛心之事,大的历历在目,影响至今犹在;小的举不胜举,我便是切身体会者。
但是进宫这段时间,与皇上也有过一些接触,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