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就这两个能担得了的男人,全都联络不上,留守在家薛王氏可谓心力交瘁。在这节骨眼上,儿子薛蟠被抓进应天府大牢,女儿薛宝钗多日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水患下大夫也难找,好不容易请来一个,把了脉,当场便直摆手:不行了,姑娘这好不了了,赶紧准备后事吧!

  听得大夫这般说,薛王氏悲痛得险些晕倒,扑到宝钗床边大哭:“我的儿啊,你好命苦啊!”

  旁边的丫鬟,名青鸾者,扶住太太摇摇欲坠的身体,又看着烧得全身颤抖的姑娘,秀丽的眼儿中竟然满满溢着愤恨:“都是那个狗官!说什么‘不让一个百姓枉死’,我呸!若不是他,姑娘怎会、怎会……姑娘要是有个不好,他拿什么赔?”抹着眼泪,又道,“还有金莺姐姐……那、那就不是人命?”

  青鸾所说的“狗官”,不是贪墨驻堤银钱的县官,而是勇挑重担、被灾民誉为“青天”的应天府尹徐龄。

  原来,上游洪水来势汹汹,金陵大堤必须不断加固,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手。虽然涌入金陵的难民极多,但他们各个拖老带小,没得饭吃瘦骨嶙峋的,哪有力气去修堤?徐龄便下令在金陵城中征丁,不但民户要出壮丁,官家和商家也逃不掉——也不是说让众老爷公子哥儿亲自挽袖子卷裤腿去修堤,谁家没几打小厮护院家生子儿?这不都是劳力!

  徐龄按照各家的人头算了比例,命各官家富户交人出来。金陵薛家一共八房,人口不少,要交出去的壮丁也更多。可是薛家各地商铺皆是半年一结算,现有不少家人皆在外头盘货;另外还有一些,分散在各处追着雨水时节的雨、觅着白露时节的露,又寻着初夏的白荷花蕊,为的就是给薛家的宝钗姑娘配一剂冷香丸。

  宝钗自小身带热毒,尤其苦夏,时常高烧,这次更是严重至极,吃其他药毫无作用,就等着冷香丸来救命。可徐龄下令全城戒严,带着冷香丸回来的诸人在城门口便被拦了,一问,竟是没交够壮丁的薛家,徐龄一挥手便叫直接绑到堤上去!

  赶紧得解释家里小姐等着药救命?要知道徐龄乃是寒门清高士,平生最恨奸商,薛家拖拖拉拉不肯交人已经让他极为恼火,其他的“借口”——本官不听!

  差役凶神恶煞拿着铁链便来拿人,那瓶子冷香丸早在推搡中不知叫谁踩碎了,就连亲自去接药的薛家大公子薛蟠都叫徐龄拿下扔进了牢里,论罪名真是他该的——当众殴打朝廷命官,徐龄叫薛蟠打青了一只眼睛,肿得老高。

  还有宝钗的贴身丫鬟金莺,也就是莺儿,按捺不住便女扮男装跟着薛蟠一起出来了。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推搡中不知叫谁撕了衣服,露出大片雪白的身子。徐龄治下的差役自是不敢耍流氓,赶紧将莺儿放了,可莺儿自知当众失了清白,一时想不开,当天晚上便投井自尽。

  金莺被捞上来的时候,湿漉漉的发丝全都黏在额上,拨开后发觉脸色青白简直像个女鬼。捞人的婆子不敢抬到薛王氏跟前去,便交给金莺的父母让赶紧埋了罢。这头金莺的父母哭得肝肠寸断,那头薛王氏一面顾着女儿的病,一面想法子从牢里捞儿子,丈夫不在无人可靠,心力交瘁又听得大夫说女儿不好了,一向柔弱的薛王氏扑到女儿床前嚎啕大哭,竟然生生哭晕过去。

  渐渐入夜,更漏声声,阴暗的白天渐渐被漆黑一片的夜晚所替代。

  薛王氏还未苏醒,宝钗病得迷迷瞪瞪以至于诸人开始准备棺木,进进出出忙碌的丫鬟们接屏着气息,小心翼翼,压抑的气氛宛若阴霾,紧紧笼罩着薛家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