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必有捷报必传来
��义兄孙可望说起:‘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
张献忠的这一番话和朱平安所说,无一不揭示着如今四川的大西军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他们不得不再度向大明靠拢。王应熊、樊一蘅和曾英虽然都是义兴朝时的臣子,但他们却是已经归顺隆武朝廷,换句话说,他们都已经投效了朱平安。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等人坚守成都,遭受明清两路夹击,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你立刻给你义兄孙可望写封书信吧,南京方面也会派出钦差赶赴四川,只要他能归顺朝廷,我是绝对不会吝于封赏的。要不了多久,张名振的大军也会进逼广西、云贵和四川,协助朝廷尽快平定西南的局势,朝廷和我是绝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的!”
“臣代义兄拜谢殿下的恩典!”李定国再次跪倒。朱平安的话说的很清楚。张献忠既然已经死了,那朝廷和他也绝不会再追究孙可望等人的责任。只要大西军余部能够帮助官军尽快消灭盘踞在四川的洪承畴,那么孙可望等人便能在大明朝堂和军中换取立足之地。这是朱平安给予他们的恩典,更是出于对李定国的信任。
“可是,张督师大军还在广东和福建,吴三桂击败了袁继咸之后,已经兵进广西,那里还有叛逆朱由榔等人,除了山陕的大军可以南下进入四川,恐怕一时之间,闽粤的兵马还不能对四川的战事进行支援啊!”曹变蛟插话道。
朱平安一笑,“吴三桂是个审时度势的高手,现在这个时候,恐怕他已经明白了我将其逼进江西和广西的用意,你们等着瞧吧,不出一个月,那边必有捷报传来!”(未完待续。。)
张献忠的这一番话和朱平安所说,无一不揭示着如今四川的大西军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他们不得不再度向大明靠拢。王应熊、樊一蘅和曾英虽然都是义兴朝时的臣子,但他们却是已经归顺隆武朝廷,换句话说,他们都已经投效了朱平安。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等人坚守成都,遭受明清两路夹击,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你立刻给你义兄孙可望写封书信吧,南京方面也会派出钦差赶赴四川,只要他能归顺朝廷,我是绝对不会吝于封赏的。要不了多久,张名振的大军也会进逼广西、云贵和四川,协助朝廷尽快平定西南的局势,朝廷和我是绝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的!”
“臣代义兄拜谢殿下的恩典!”李定国再次跪倒。朱平安的话说的很清楚。张献忠既然已经死了,那朝廷和他也绝不会再追究孙可望等人的责任。只要大西军余部能够帮助官军尽快消灭盘踞在四川的洪承畴,那么孙可望等人便能在大明朝堂和军中换取立足之地。这是朱平安给予他们的恩典,更是出于对李定国的信任。
“可是,张督师大军还在广东和福建,吴三桂击败了袁继咸之后,已经兵进广西,那里还有叛逆朱由榔等人,除了山陕的大军可以南下进入四川,恐怕一时之间,闽粤的兵马还不能对四川的战事进行支援啊!”曹变蛟插话道。
朱平安一笑,“吴三桂是个审时度势的高手,现在这个时候,恐怕他已经明白了我将其逼进江西和广西的用意,你们等着瞧吧,不出一个月,那边必有捷报传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