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救你长孙家的性命
句,竟然让长孙无忌牢记十几年,看来自己在对方心中还是十分有份量的。
长孙无忌何等精明?感受到李愔语气中的得意,心中也是十分的恼怒,禁不住冷哼一声道:“没想到齐王殿下真的是来看老夫的笑话的,那就恕老夫无法相陪了!”
长孙无忌说完,一甩袖子转身就要离开。不过李愔却是一把抓住他的袖子,一脸郑重的道:“长孙大人留步,我今日前来,是为救你们长孙一家的性命!”
听到李愔的最后一句,长孙无忌的脚步立刻停了下来,然后目光锐利的盯着李愔,脸上的表情无悲无喜,让人猜不出他心中在想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长孙无忌这才忽然开口道:“殿下的话老夫怎么听不明白?我长孙一家又有何性命之忧?”
只见李愔却是再次大笑道:“长孙大人何必明知故问,以你的精明,想必肯定十分清楚,若是长孙氏再这么下去,那么早晚有一天,九弟不会再顾念什么亲情,将挡在他前方道路上的所有障碍统统扫除掉,到时恐怕连长孙大人,恐怕也会引来杀身之祸!”
“哼,我长孙氏虽然有些地方做的不对,但那只是小节,老夫一向自问对大唐忠心耿耿,虽然在政见上与太子殿下有些不同,但至于说到什么杀身之祸,恐怕齐王殿下您言过其实了吧!”长孙无忌淡淡的看了李愔一眼道。
长孙无忌根本不相信李愔的话,虽然今天李治让许敬宗对自己发难,但是在他看来,无论朝堂上的争执再怎么厉害,自己毕竟还是李治的亲舅舅,再加上当初李治之所以能坐上太子之位,自己也是出了大力,就算是最后李治能够在朝堂上获胜,但是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考虑,他最多也只是被闲置,根本不会有性命之危。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愔却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抬头对视着长孙无忌的眼睛,声音平静的道:“看来长孙大人还没有看清眼下的局势,九弟需要对大唐进行一场巨大的变革,让大唐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在这场变革中,会触动无数人的利益,对大唐的统治也会形成巨大的冲击,社会也会因此而动荡。”
李愔说到这里,忽然脸色一变,语气也变得有些阴森的道:“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完成如此大的变革,流血是必然的,长孙氏做为这场变革的最大阻力之一,你真的以为九弟会手下留情?”
对于李愔最后的那一段话,长孙无忌的身子也微不可察的抖了一下,脸色也变得更加难看。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的想法实在有些太天真了,而且对李治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几年前,那个性格懦弱的小男孩身上。现在的李治经过十几年的培养,特别是受到李愔的影响,隐然间已经有了几分帝王的气势,等到他真正的登基之后,恐怕会成为一位并不比他父亲差的帝王。
想到这些,长孙无忌也不禁叹了口气,当初他之所以在众皇子中选中李治,一是因为他是嫡子,自己的亲外甥,二来也是李治的性格懦弱,也没什么主见,可是他却忘了一点,那就是人都是会变的,特别是李治当时才十岁,十几年过去了,已为人父的李治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懦弱的孩子了。
李愔看到长孙无忌沉默不语,知道对方已经听进了自己的话,当下又趁热打铁道:“我和三哥、七弟、八弟四人,与九弟一样,都是父皇的儿子,而且我们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几乎都离不开大唐的支持,可以说大唐就是我们的根,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们都希望看到大唐越来越好,因此只要九弟愿意推行改革,我们都会尽全力支持,有我们几个在,长孙
长孙无忌何等精明?感受到李愔语气中的得意,心中也是十分的恼怒,禁不住冷哼一声道:“没想到齐王殿下真的是来看老夫的笑话的,那就恕老夫无法相陪了!”
长孙无忌说完,一甩袖子转身就要离开。不过李愔却是一把抓住他的袖子,一脸郑重的道:“长孙大人留步,我今日前来,是为救你们长孙一家的性命!”
听到李愔的最后一句,长孙无忌的脚步立刻停了下来,然后目光锐利的盯着李愔,脸上的表情无悲无喜,让人猜不出他心中在想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长孙无忌这才忽然开口道:“殿下的话老夫怎么听不明白?我长孙一家又有何性命之忧?”
只见李愔却是再次大笑道:“长孙大人何必明知故问,以你的精明,想必肯定十分清楚,若是长孙氏再这么下去,那么早晚有一天,九弟不会再顾念什么亲情,将挡在他前方道路上的所有障碍统统扫除掉,到时恐怕连长孙大人,恐怕也会引来杀身之祸!”
“哼,我长孙氏虽然有些地方做的不对,但那只是小节,老夫一向自问对大唐忠心耿耿,虽然在政见上与太子殿下有些不同,但至于说到什么杀身之祸,恐怕齐王殿下您言过其实了吧!”长孙无忌淡淡的看了李愔一眼道。
长孙无忌根本不相信李愔的话,虽然今天李治让许敬宗对自己发难,但是在他看来,无论朝堂上的争执再怎么厉害,自己毕竟还是李治的亲舅舅,再加上当初李治之所以能坐上太子之位,自己也是出了大力,就算是最后李治能够在朝堂上获胜,但是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考虑,他最多也只是被闲置,根本不会有性命之危。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愔却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抬头对视着长孙无忌的眼睛,声音平静的道:“看来长孙大人还没有看清眼下的局势,九弟需要对大唐进行一场巨大的变革,让大唐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在这场变革中,会触动无数人的利益,对大唐的统治也会形成巨大的冲击,社会也会因此而动荡。”
李愔说到这里,忽然脸色一变,语气也变得有些阴森的道:“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完成如此大的变革,流血是必然的,长孙氏做为这场变革的最大阻力之一,你真的以为九弟会手下留情?”
对于李愔最后的那一段话,长孙无忌的身子也微不可察的抖了一下,脸色也变得更加难看。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的想法实在有些太天真了,而且对李治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几年前,那个性格懦弱的小男孩身上。现在的李治经过十几年的培养,特别是受到李愔的影响,隐然间已经有了几分帝王的气势,等到他真正的登基之后,恐怕会成为一位并不比他父亲差的帝王。
想到这些,长孙无忌也不禁叹了口气,当初他之所以在众皇子中选中李治,一是因为他是嫡子,自己的亲外甥,二来也是李治的性格懦弱,也没什么主见,可是他却忘了一点,那就是人都是会变的,特别是李治当时才十岁,十几年过去了,已为人父的李治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懦弱的孩子了。
李愔看到长孙无忌沉默不语,知道对方已经听进了自己的话,当下又趁热打铁道:“我和三哥、七弟、八弟四人,与九弟一样,都是父皇的儿子,而且我们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几乎都离不开大唐的支持,可以说大唐就是我们的根,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们都希望看到大唐越来越好,因此只要九弟愿意推行改革,我们都会尽全力支持,有我们几个在,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