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三十二章、扼杀了朱怀国的进一步发展
失败,同那些没申请离开岣城的朱姓皇族一样,留在岣城显然更安全。
只是纵使如此,却不等于朱四屋就能原谅姚班了。
毕竟若不是姚班这个罪人,别说朱四屋不可能如此尴尬,甚至那些朱怀国国民也不会那么快对余国归心,这全是姚班推广蒙学、私塾的建议所害,而姚班现在的四品学政一职也好像一巴掌狠狠抽在了所有朱姓皇族脸上一样。
而身体微微往背后的椅子上一靠,崇明王朱二厚突然就好像露出了一种舒心的表情道:“参侯爷汝说的没错,姚班虽然确实是我们朱姓皇族的叛徒,但却不能说是朱怀国国民的叛徒。因为他或许没从朱姓皇族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但无疑却拯救了所有朱怀国国民。”
“相信汝也知道,虽然对于我们朱姓皇族来说,严控受教育权是我们在朱怀国保持长期统治的必要基础,但这无疑也等于扼杀了朱怀国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别说没有任何一块朱怀国之外土地上的居民会接受朱姓皇族的统治,或许为了保护家园,那些朱怀国居民也会在朱姓皇族统治下全力抵抗侵略者,但他们却也绝对无法帮助朱姓皇族去开拓更多的土地。因为开拓更多土地又怎样?同样什么东西都到不了他们手中。”
“当然,汝不用对此表示意见,因为除了本王外,或许所有朱姓皇族都不敢说这种话,没资格说这种话。”
“……这个,小臣不敢。”
看着朱二厚已闭上双眼,朱四屋是真有些诚惶诚恐起来。
因为如同朱二厚说的一样,不管真假,这事只有朱二厚才敢去说上两句,朱四屋甚至连说的资格都没有。或者说,朱四屋并不觉得自己有说这种事的资格。
然后走出朱二厚住的院子,朱四屋也不禁跟着担心起来。
因为与其他朱姓皇族都是靠自己努力,至少是在朱姓皇族当中努力才能成为层层晋升的官员不同,朱四屋的参侯一位却是实打实的通过继承而来。
所以不管是不是机缘巧合,即使朱四屋以前也有为朱怀国朝廷工作的机会,但却从没有这次接触到的内容那么深刻。
因为不说与余国的谈判会走向什么方向,以朱四屋的身份,从来就没像朱二厚一样去仔细思考过朱怀国的将来发展问题。
但当朱二厚将朱姓皇族仿佛遮羞布一样的东西赤.裸.裸揭下来后,朱四屋却不得不承认,仅凭朱姓皇族永远把持着受教育权不放这点,他们就不可能获得朱怀国国民真正的忠心。
难怪余国根本不担心朱怀国投降不投降,因为从余国开始全面推广蒙学、私塾后,朱怀国的灭国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因为谁能想到,朱怀国所以无法扩张,同样也与他们一直把持着受教育权不放的原因在内。
只是说以朱姓皇族为维护自身统治利益的立场,除了朱二厚这样的老王爷,根本就没人会将这事说出来。
然后绕了一圈,朱四屋最终还是来到了余国设在岣城的学政衙门前面。
因为不是为拜访姚班,要说谁才能对朱怀国的教育体制发表意见,或许就只有姚班和学政衙门这样的地方。
跟着以朱四屋的身份,当然可以顺利进入衙门中。毕竟不说余容给了朱四屋最大的方便,或者说不介意给朱四屋最大的方便
只是纵使如此,却不等于朱四屋就能原谅姚班了。
毕竟若不是姚班这个罪人,别说朱四屋不可能如此尴尬,甚至那些朱怀国国民也不会那么快对余国归心,这全是姚班推广蒙学、私塾的建议所害,而姚班现在的四品学政一职也好像一巴掌狠狠抽在了所有朱姓皇族脸上一样。
而身体微微往背后的椅子上一靠,崇明王朱二厚突然就好像露出了一种舒心的表情道:“参侯爷汝说的没错,姚班虽然确实是我们朱姓皇族的叛徒,但却不能说是朱怀国国民的叛徒。因为他或许没从朱姓皇族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但无疑却拯救了所有朱怀国国民。”
“相信汝也知道,虽然对于我们朱姓皇族来说,严控受教育权是我们在朱怀国保持长期统治的必要基础,但这无疑也等于扼杀了朱怀国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别说没有任何一块朱怀国之外土地上的居民会接受朱姓皇族的统治,或许为了保护家园,那些朱怀国居民也会在朱姓皇族统治下全力抵抗侵略者,但他们却也绝对无法帮助朱姓皇族去开拓更多的土地。因为开拓更多土地又怎样?同样什么东西都到不了他们手中。”
“当然,汝不用对此表示意见,因为除了本王外,或许所有朱姓皇族都不敢说这种话,没资格说这种话。”
“……这个,小臣不敢。”
看着朱二厚已闭上双眼,朱四屋是真有些诚惶诚恐起来。
因为如同朱二厚说的一样,不管真假,这事只有朱二厚才敢去说上两句,朱四屋甚至连说的资格都没有。或者说,朱四屋并不觉得自己有说这种事的资格。
然后走出朱二厚住的院子,朱四屋也不禁跟着担心起来。
因为与其他朱姓皇族都是靠自己努力,至少是在朱姓皇族当中努力才能成为层层晋升的官员不同,朱四屋的参侯一位却是实打实的通过继承而来。
所以不管是不是机缘巧合,即使朱四屋以前也有为朱怀国朝廷工作的机会,但却从没有这次接触到的内容那么深刻。
因为不说与余国的谈判会走向什么方向,以朱四屋的身份,从来就没像朱二厚一样去仔细思考过朱怀国的将来发展问题。
但当朱二厚将朱姓皇族仿佛遮羞布一样的东西赤.裸.裸揭下来后,朱四屋却不得不承认,仅凭朱姓皇族永远把持着受教育权不放这点,他们就不可能获得朱怀国国民真正的忠心。
难怪余国根本不担心朱怀国投降不投降,因为从余国开始全面推广蒙学、私塾后,朱怀国的灭国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因为谁能想到,朱怀国所以无法扩张,同样也与他们一直把持着受教育权不放的原因在内。
只是说以朱姓皇族为维护自身统治利益的立场,除了朱二厚这样的老王爷,根本就没人会将这事说出来。
然后绕了一圈,朱四屋最终还是来到了余国设在岣城的学政衙门前面。
因为不是为拜访姚班,要说谁才能对朱怀国的教育体制发表意见,或许就只有姚班和学政衙门这样的地方。
跟着以朱四屋的身份,当然可以顺利进入衙门中。毕竟不说余容给了朱四屋最大的方便,或者说不介意给朱四屋最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