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功业之结(上)
不得不收敛自己的态度。”

  “我的确可以压服他们,”我点了点头,“甚至连事情的真相,我也大致能够推测出来。这件事情,肯定是二见光成挑起,除了他的确自认占据着道理以外,未尝不是想趁此机会,引发幕府和朝鲜之间的争端……而两国一旦发生冲突,他的唐津藩,就是征伐朝鲜的最前线,所部安澜舰队更是当仁不让的水军主力。如此一来,他本人在幕府的地位将大大加强,一旦凭着所部的安澜舰队立下功劳,又能够获得更多的领地。”

  “既然殿下明白其中情形,事情应该很好办才是啊?”直虎奇怪的问道,“看殿下的意思,大概是不想和朝鲜发生战事的,那么殿下直接阻止二见大人不就行了?”

  “现在我是能够阻止他。可是,如果我不在了怎么办?朝鲜可不是那么好打的,在朝鲜的后面,是无比庞大的明国啊,”我微微叹息了一声,“所以,我决定先让光成前往关东,为我试探一下幕府,看看幕府和大名们如何抉择……如果幕府和大名们能够妥善的处理这件事,我自然不需要再担心什么;但如果他们不那么理智,我就必须出手了,要在这股风潮最汹涌的时候,将其彻底压制下去。如此一来,至少在近些年内,不会再有人重提这件事情,而等到天下安宁一段时间,幕府、大名和武士们习惯了平和的日子,更不会轻易再起征战的心思,即使有少数人不安分,有我阻止征朝的成例在前,也很容易被习惯平和日子的主流意见压服。”

  “……殿下考虑得很深远,”直虎沉思了一会,“只不过,如果殿下出手,公方殿的威望恐怕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这就是我为难的原因了,”我微微闭上双眼,侧身枕到直虎的大腿上,“别说信景会有抵触,就是我自己,也不愿意走到那一步啊!想想之前,我为了让他顺利获得众家臣和诸大名的拥戴,不知做了多少事情来加强他的名望和维护他的威严,甚至还不惜打压周景和义景,可如今却要亲手摧毁这些……”

  “或许这仅仅是殿下的猜测,实际的情形会好一点,不至于走到那一步也未尝可知?”直虎只好安慰我道。

  “那当然最好。不过,这件事情实在太大,关系着数十万人的性命,关系着明廷、幕府和朝鲜的前途,如果真要那么做才能阻止,我自然不能有任何的犹豫,”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感到了一丝疲倦,于是彻底闭上了眼睛,“就当作是我此生所做的最后一件大事吧!”

  ……,……

  二见光成抵达关东,很快向信景和诸大老、中老汇报了与朝鲜水军的争端。除了在京都对我说的那些事情,他还透露了朝鲜的一些动静,例如去年大司宪、吏曹判书李珥(属士林西人派)提议加强南部沿岸二十余岛的防卫,却被右议政、兵曹判书柳成龙(属士林东人派)压下之事。由此可见,二见光成事先做了许多功课,之所以挑衅朝鲜水军,也正是看准了对方中枢不和、海防松弛的机会。

  不仅如此,他甚至连五年前的事情也提了出来。那个时候,我刚刚建立幕府不久,时任右副承旨的李珥认为,北胡(金)正在崛起,南倭(日)已经统合,朝鲜武备松弛,面对任何一方都难以抵挡,因此提议养兵十万,以加强南北边境防御,但是同样被柳成龙等士林东人派大臣否决。

  如果说打探朝鲜海防,是二见光成作为安澜舰队统领的分内之事,那么关注对方的中枢动静,关注对方的国防军力,这就超过他的职权范围了,而我显然也低估了他的野心。

  我忽然有些后悔,那几天在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