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毛利之战(下)
��地贫瘠,地形复杂,从来都不是足以争夺天下的资本。虽然分国众多,但国中的石高基本上都在二十万石上下,甚至只有几万石的水平,也就是备前和播磨两国的石高稍稍多了些,超过了三十万石的水平,但是这两国一向是赤松家的传统势力,或者由赤松家麾下的被官家臣占领(浦上家、宇喜多家、小寺家、别所家)。所以,无论是之前的“六分之一殿”山名时氏,还是“山阴山阳太守”尼子晴久,实际上领有的石高都不多,一旦遭到强力的挑战,都会很快的败下阵来,甚至因此分崩离析。

  毛利家同样也是如此,而且和前两家比起来,或许还有所不如。毛利家起家之前,不过是安芸的一家小豪族,由于家名的原因(大江广元嫡流)和支族的支持(福原、坂氏、坂氏支族的志道氏和桂氏、志道氏支族的口羽氏),担任着豪族联盟的盟主,以抵挡西面大内家的侵袭(后来又加上东面的尼子家),并应付安芸守护武田家的支配。在这个联盟之中,各豪族立场相等,作为盟主的毛利家并没有专断之权,遇事要由众豪族合议决定,只不过后来毛利元就拉拢了穴户、熊谷等家,灭掉了作对的井上家,兼并了吉川、小早川两家,这才建立起一定程度的统领地位,并转化为“毛利两川”的统治体系。

  自灭掉出身若狭武田家的安芸守护武田信实算来,毛利家崛起不过三十年时间。之所以达到制霸中国地方的地位,凭借的就是连克武田家、大内家、尼子家、三村家的气势,以及石见银山提供的巨大财力和毛利水军保护下的商业利润。然而在实际上,毛利家对于各分国的统治并不完全,对原本的豪族作出了相当程度的妥协,并且通过联姻来拉拢他们。例如在长门国,内藤家依然担任着守护代,之前被讨取的内藤隆春,姐姐乃是毛利隆元的正室尾崎局;在石见国,除问田家(大内家庶族)外的吉见、益田两大豪族中,吉见家嫡子吉见广赖娶了毛利辉元的姐姐,益田家家主益田元祥娶了吉川元春的女儿,都成为了毛利家的一门众(领广、元通字);備后国中,原守护代山内直通的女儿是毛利元就女婿穴户隆家的母亲,儿子山内丰通娶了毛利云就兄长、上代家主毛利兴元的女儿;備中国中,守护代庄氏、石川氏绝嗣,主政的是毛利元就嫡四子、继承庄氏分家的庄(穗井田)元清,以及石川家的女婿清水宗治;其余次一等的豪族,则是采取强行过继养子的方式,将其纳入毛利家一门——也幸亏毛利元就儿子多,十个儿子中,除嫡长子毛利隆元、末子毛利秀包(一度准备继承小早川家)继承本家苗字外,其余的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穂井田(庄)元清、椙杜元秋、出羽元倶、天野元政、末次元康、二宮就辰全部过继了出去。

  在确定毛利两川体系时,吉川元春主持尼子家攻略,主攻山阴地区,如今统辖着石见、出云、伯耆三国,并兼管石见银山;小早川隆景管理毛利家水军和商道,和毛利元就一起主持大内家攻略,主攻大内家旧地的周防、长门、筑前、丰前四国,并利用水军将势力渗入伊予河野家。只不过,毛利家在丰前被极盛时期的大友家击败,渗入伊予的爪子也被我斩断,这才转而把目标转向備中的三村家、備前的宇喜多家,试图向东扩展势力。

  几年前平定備中、和宇喜多家联合的时候,可谓是毛利家在九州受挫以来的又一个实力高峰。可是,随着濑户内海的商道被我抢走,附从的河野家、山名家被我和秀吉灭掉,宇喜多家又转向了织田家,毛利家的实力已经严重受损。这个时候,如果他们再遭受一场大败,说不定就会像历史上的山名家和尼子家一样,失去对麾下诸国的控制。

  对于那些豪族来说,在攸关家名的大事之前,亲缘从来不是需要顾忌的问题。例如石见国的吉见家,现任家主吉见正赖还是大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