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在学校挂了名【二更求票】
/>   走出去创业代表人物像于东,北影管理系94级,1999年创办了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家民营电影发行公司,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第一块“电影发行牌照”。

  中影集团、新影联院线、北京电视台、华夏电影等等,这些叫得上名字公司都有北影管理系历届学子的身影。

  每年管理系的同学会才是各种豪车聚会,这些人走出去个个都是影视圈的大佬,这才是北影管理系的人脉实力和底气所在。

  “其他学校呢?上戏也报了吗?”侯克明抬手扶了下自己的眼镜再次追问道。

  “上戏和浙传也都准备去试试看,到时候就看情况允不允许了。”姜山落落大方地如实回答。

  听到这里侯克明点了点头,嘴角浮起笑意,“不错,你平时的文化课成绩怎么样?黑龙江去年的一本线是多少?你有没有信心?”

  侯克明一连抛出了几个问题,重点就是在追问姜山的文化课成绩,从中也足以看出学校对他的重视。

  “去年的一本分数线好像是530,今年分数线是高是低还不确定,不过我上次的月考考了545分,文化课完全没有问题的。”

  “那你的文化课成绩相当可以啊!”侯克明没有料到面前的姜山又送给自己一个惊喜。

  北影导演专业对学生文化成绩要求不像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录音艺术专业等专业那么高,这些专业对文化成绩的要求一个要85%,一个要90%。

  导演专业对文化成绩要求只要本省一本线70%,文化成绩达标后然后按照考生的专业考核分数从高到低录取12名。

  即便是这样,每年总会有个别考生专业课成绩过了,却卡在了文化成绩上,最终只能含泪离场,这都是每年的真事儿。

  540分妥妥的能过!

  听到这里侯克明也放下心来,简单地同姜山聊了聊家庭生活,心下更是大定。

  临走前,侯克明朝姜山淡淡说了句,“后面的三试加油!”话语里的意思不外乎姜山的二试成绩肯定没问题,算是给姜山吃了一颗定心丸。

  ……………………

  等到姜山走出表导楼的时候,门口他遇到了一位熟人—常浩,他似乎正在和谁通着电话。

  ‘他也来北影了吗?’

  ‘上一世他应该也来北影考过,最后没能考上,就是不知道这一次受到自己这个蝴蝶效应的影响,结果会不会出现偏差?’姜山心下不禁暗暗想到。

  正在一旁打电话的常浩也看到了姜山,刚刚结束二试的常浩心里很兴奋,他感觉自己在考场上的发挥很好,进入最后的三试问题应该不大。

  此时他正在跟女友曹舒歆在煲电话粥,见到同校同学常浩也感到有些意外,‘他居然也过了二试?’。

  就在常浩决定到底要不要上去打个招呼时,只见一个女生向姜山走了过去,常浩定睛看了眼,不是董璇师姐还能是谁!

  常浩早就打听到上届表演系有位师姐是自己的老乡,在报名时还远远地看了眼。

  还没等自己和同系师姐说上话,怎么这小子就已经认识了?

  他是什么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