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之闲话红楼_75
�瀛倭寇这件事情。一来也能放慢一点海运的脚步,要先解决了东海之上的隐患再说。二来如果夏桂能在围剿的过程中立功,对他而言也有算是有了护身符。虽说战功赫赫有时候不是好事,可夏桂做到海军统领的位置上没有战功,那就更加不利。如果成为万人眼热的情况已经避无可避,那么就要把这个位置牢牢地坐住。

  但是夏桂却反其道而行之,给郇昰上了一封折子,里面阐述了建立军校的重要性。从来能自成一家的将领都有着过人的本事,他们一生实战所悟,多半是传给了血脉后人。这样一来,世世代代相传中,如果遇到臣强君弱,自然就引发了矛盾。

  既然如此,大家何必继续敝帚自珍,不如成立一个军校,让那些老将们能够将自己所悟传给后人,既卸了他们的实权,却也给了他们好的归处,而不是君臣相疑,悲剧收场。

  郇旪在看了夏桂的折子,心里美的冒泡。看看,他的人就是脑子聪明,已经给自己找好一个退路了。当老师好啊,就有更多的时间能呆在一起了,不要总是分居两地。“皇兄,小桂子是比弟弟聪明,这也是皇兄善用良才。这样一来,如果军校建成,等于皇兄就是校长了,更是应了帝王之师的称号啊。”

  “行了,少在那里恶心朕。被你夸奖的人,没有厚脸皮都撑不住。”郇昰嫌弃地看着郇旪,“夏桂是未雨绸缪。至于东瀛倭寇的事情,这百年来并没有再出现过。都说要出师有名,你想要恶人先告状不是不行,但是这事情要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说,冒然地攻打东瀛,朝廷上又会吵地不可开交。”

  郇昰没有说的是,他们现在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南海之上。上次卫若兰传回来的消息里,他们与东印度公司的人有了接触,深入查证之后才知道,英吉利人已经把手伸到了南洋上的印度,以那里为根据地,在东方大陆上打算实现他的野心。郇昰首次这样直观地意识到日不落帝国,将一个殖民地的名词概念变成了一个充满着铜钱味与血腥味的词语。

  殖民地与藩属国完全不同。将君子守礼刻在骨髓里的大庆,刚刚接触了海洋的残忍,千年来的仁义之道,让他们即便在最强盛的时候,也没有那样的咄咄逼人,将人做奴役,将他国踩踏在脚下。战争一直都在,但是仁义也一直都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没有骨血中的猎杀与凶残。在国力昌盛时仁义被当做美德,但是在国力式微时,仁义只是他人眼中懦弱的笑话。

  郇昰通过了卫若兰的密报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他们也要攻下南洋一地,不只是在地理位置上能够遏制住西洋诸国的狼子野心,更重要的是大庆需要的已经不只是学识与财富,更加要睁眼看看鲜血的战场。

  而东瀛之地就留给郇旻了。郇昰不会把什么事情都做好,给后面的帝王一个太平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帝王更是如是。现在想来,海上大陆的发现,义忠亲王的远走更是一件好事。放虎归山留后患,这个后患未尝不是好事。即是一条退路,也是让继位者时刻保持着jing惕与奋斗的心态,大庆与海上大陆之间应该要相辅相成,也要相互竞争。

  不过这些与郇旪就不用说了。“你收拾一下,准备去做钦差救灾吧。那些救济粮与银子的发放,是眼下最关键的一件事情。”

  郇旪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喜欢挑刺的活,让他去找找哪些人不安好心,又在这个时候冒出来,要在救命的东西上面下手,那他也能够毫不客气地把那些人给连锅端了。“臣弟领旨,不知道京城中的哪位大人与我同行啊?”

  “明日上朝你就知道了,急什么。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