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壮志凌云
�肩头的双手的力量,认真道:“降低商户的赋税,开放海防,鼓励民间经商。”
大兴对商户收重税,是以商业并不兴旺,多数人家靠的还是自给自足。
“不可能!”宁月昭浑身一震,挣开了他的双手,“商人重利轻义,靠的不过是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朝廷费了多大的力气才抑制了下来,怎么可能开放,还要降低税负,不可能!”
蒋年扳过她的肩膀,“我不是信口开河的,你也看到了,男人们都去当兵了,田地光靠这些老弱妇孺,种出来的粮食也只是勉强交税和糊口。金林村有我牵线搭桥,可以让蒋家布庄收她们的绣品,可是其他村子怎么办?”
宁月昭连连摇头,想了想道:“我们可以降低农户的赋税。”
蒋年放开了手,嘴角挑起一丝漫不经心的笑,“我朝的税负已经是历代最低的了,你还想再降多少?”
“这……”宁月昭皱了皱眉,“你突然提这个,我一时怎么答得上来,待回去和内阁商议后再定吧。”
蒋年并不打算给她逃避的空间,“国库吃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你降低了税负,那边疆的粮草供给从哪里来?”
宁月昭退无可退,深深吸了一口气,稍退一步,“那你说怎么办?”
蒋年听出了她语气中的不悦,但仍坚持道:“你别小看这些乡村妇孺,她们虽然力气不如男子,可是她们都有一双巧手,若是开放商户禁令,会有更多的布庄来定她们的货。另一方面降低了税负,会有更多的人经商,实际上朝廷得到的税收会更多,国库不就充盈了吗?”
宁月昭震撼地看着他,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论调。她想了想,道:“还是不行,人人都去从商了,谁来种地,没有粮食,我大兴的子民吃什么?”
蒋年见她已经开始听进去,不由带了些喜色,道:“不会让百姓饿死的,她们又不是不种地了。再说了,边关不是还有数十万将士吗?”
宁月昭只得再次重申,“边关的将士是用来保家卫国的,不能放他们回来种田。”
“我何时说要他们回来种田了。”蒋年笑着摇摇头,“边关又不是没有土地,军镇也有田地。他们可以就地屯田,种出来的粮食可以补充粮草,减轻国库的负担。若是边关起了战事,披甲就可上阵,岂不两全其美?”
宁月昭看向蒋年,他清俊的面庞上带着一丝狂热,如墨玉般的眸子里流淌着华光。清风拂过,衣袍激荡,宁月昭感觉到了一种从心底传来的鼓动和共鸣。
从前不是没有人想过用鼓励经商的办法来充盈国库,而且禁令刚刚开放之初,的确是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没过多久,商人为了追逐利益,哄抬物价,投机倒把。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亏得倾家荡产,引发了社会动荡。朝廷为了维稳,立马恢复了禁令。
经商有赚有赔,更重要的是,鼓励经商之后。原本靠租种田地为生的佃户也蠢蠢欲动,这使耕读传世的几大世家不满。是以鼓励从商的政令才存在了不过短短数月,便宣告终结。至于禁止海上通商,则是因为不堪倭寇侵扰沿海居民。
沉默了一会儿,宁月昭打破了平静,抬眸看向蒋年,轻声道:“你想怎么做?”
知道她已不再反对,蒋年受到了巨大的鼓舞,继续道,“欲速则不达,我们要一步一步来。改制科举是第一步,扶植
大兴对商户收重税,是以商业并不兴旺,多数人家靠的还是自给自足。
“不可能!”宁月昭浑身一震,挣开了他的双手,“商人重利轻义,靠的不过是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朝廷费了多大的力气才抑制了下来,怎么可能开放,还要降低税负,不可能!”
蒋年扳过她的肩膀,“我不是信口开河的,你也看到了,男人们都去当兵了,田地光靠这些老弱妇孺,种出来的粮食也只是勉强交税和糊口。金林村有我牵线搭桥,可以让蒋家布庄收她们的绣品,可是其他村子怎么办?”
宁月昭连连摇头,想了想道:“我们可以降低农户的赋税。”
蒋年放开了手,嘴角挑起一丝漫不经心的笑,“我朝的税负已经是历代最低的了,你还想再降多少?”
“这……”宁月昭皱了皱眉,“你突然提这个,我一时怎么答得上来,待回去和内阁商议后再定吧。”
蒋年并不打算给她逃避的空间,“国库吃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你降低了税负,那边疆的粮草供给从哪里来?”
宁月昭退无可退,深深吸了一口气,稍退一步,“那你说怎么办?”
蒋年听出了她语气中的不悦,但仍坚持道:“你别小看这些乡村妇孺,她们虽然力气不如男子,可是她们都有一双巧手,若是开放商户禁令,会有更多的布庄来定她们的货。另一方面降低了税负,会有更多的人经商,实际上朝廷得到的税收会更多,国库不就充盈了吗?”
宁月昭震撼地看着他,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论调。她想了想,道:“还是不行,人人都去从商了,谁来种地,没有粮食,我大兴的子民吃什么?”
蒋年见她已经开始听进去,不由带了些喜色,道:“不会让百姓饿死的,她们又不是不种地了。再说了,边关不是还有数十万将士吗?”
宁月昭只得再次重申,“边关的将士是用来保家卫国的,不能放他们回来种田。”
“我何时说要他们回来种田了。”蒋年笑着摇摇头,“边关又不是没有土地,军镇也有田地。他们可以就地屯田,种出来的粮食可以补充粮草,减轻国库的负担。若是边关起了战事,披甲就可上阵,岂不两全其美?”
宁月昭看向蒋年,他清俊的面庞上带着一丝狂热,如墨玉般的眸子里流淌着华光。清风拂过,衣袍激荡,宁月昭感觉到了一种从心底传来的鼓动和共鸣。
从前不是没有人想过用鼓励经商的办法来充盈国库,而且禁令刚刚开放之初,的确是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没过多久,商人为了追逐利益,哄抬物价,投机倒把。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亏得倾家荡产,引发了社会动荡。朝廷为了维稳,立马恢复了禁令。
经商有赚有赔,更重要的是,鼓励经商之后。原本靠租种田地为生的佃户也蠢蠢欲动,这使耕读传世的几大世家不满。是以鼓励从商的政令才存在了不过短短数月,便宣告终结。至于禁止海上通商,则是因为不堪倭寇侵扰沿海居民。
沉默了一会儿,宁月昭打破了平静,抬眸看向蒋年,轻声道:“你想怎么做?”
知道她已不再反对,蒋年受到了巨大的鼓舞,继续道,“欲速则不达,我们要一步一步来。改制科举是第一步,扶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