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获救
缎10匹。下属多名副队长升小旗官,赏银30两。
而李啸全军除了有因斩下20颗鞑子头颅而获得的1000两赏银外,另有朝廷奖赏银子2000两。
在兵部鉴定所斩头颅皆为真鞑子后,龙颜大悦的崇祯皇帝派人迅速将鞑子首级运到京师皇家太庙,用这些首级举行了隆重地祭拜大典,向列祖列宗报捷献功。随后,将全部鞑子首级在京师菜市口附近堆成京观,供京城官员与百姓观看。
此次作战有功将士,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赏。几位主要将领,山东巡抚朱大典加尚书荣衔,山东副总兵刘泽清加散阶正三品昭勇将军,辽东游击吴三桂荣升参将,加散阶从三品怀远将军,安东卫百户李啸荣升正千户,加散阶正五品武德将军。
而夺了两面镶黄旗官纛军功的山东监军大太监高起潜,虽职务未变,但却因此更受皇帝信任,被崇祯皇帝引为心腹。
而吴襄因其子吴三桂斩首30颗鞑子之功,加上高起潜的极力游说,被崇祯皇帝从大狱中放出,着令居家闲养,其原有军兵,着其子吴三桂统领。
李啸升为千户后,整个高龙堡欢宴庆祝了一天,而得知父亲吴襄已从大狱出来的吴之菡,大喜过望,有如孩子一般,当着众人之面,紧紧地抱着李啸转了一圈又一圈。
只是第二天,李啸得到水师总头马屿的报告,说在海上截获一艘从登州城开出的船只,从船上抓到两个登州叛军使者,在其中一人怀里,搜到一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封密信与一支金簪!
密信的内容,是黄龙的母亲所写,要他率东江全体将士,加入孔有德的叛军。
马屿向两人反复盘问具体情况,要他们说出其中究竟有何阴谋,两人却支支唔唔不肯明说。
马屿感觉事情重大,在立刻给李啸发出信鸽消息后,随即押着两人率领船队来到高龙堡。
李啸见到这支金簪时,顿时心直往下沉。
这些人中,只有他知道历史的经过与走向。
《明史》记载,孔有德、耿仲明叛军被包围在登州城后,深感已到穷途末路的他们,不甘失败,遂扣押了当时正在城中的东江总兵黄龙的母亲与幼子,强令他们招降东江总兵黄龙,遭到了黄龙老母的强硬拒绝,恼羞成怒的叛军遂当场将黄龙的老母与幼子斩杀。“黄母大骂,贼怒而杀之,头落于地,血流盈阶。”
随后,孔有德与耿仲明商议,模仿黄母笔迹向黄龙发了一封招降信,为了黄龙相信信件的真实,特附上黄母头上所戴金簪为证。
李啸记得史书上说过,两名使者见到黄龙后,呈上信件与金簪,只是黄龙不为所动,“黄龙掩面涕泣,拜簪而不从。”
这个黄龙,虽然军事才干平平,却是端的一条忠君爱国的汉子。
李啸知道,如果按历史走向,明年孔有德出逃后金后,首先便拿残存的金州明军开刀,投降的汉奸军队与后金鞑子合兵全力进攻金州,东江总兵黄龙在守卫金州最后的据点旅顺城的战斗中,与城同殉,壮烈身亡。
这个结果,对于这名对国家和朝廷忠心耿耿,又被闹饷的士兵割去的鼻子,后被登州叛军斩杀了老母与幼子的总兵来说,太过残酷,实在太让忠臣义士为之扼腕。
李啸决定去金州拜访黄龙,他希望能最终留得这名总兵的性命,那怕万一�
而李啸全军除了有因斩下20颗鞑子头颅而获得的1000两赏银外,另有朝廷奖赏银子2000两。
在兵部鉴定所斩头颅皆为真鞑子后,龙颜大悦的崇祯皇帝派人迅速将鞑子首级运到京师皇家太庙,用这些首级举行了隆重地祭拜大典,向列祖列宗报捷献功。随后,将全部鞑子首级在京师菜市口附近堆成京观,供京城官员与百姓观看。
此次作战有功将士,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赏。几位主要将领,山东巡抚朱大典加尚书荣衔,山东副总兵刘泽清加散阶正三品昭勇将军,辽东游击吴三桂荣升参将,加散阶从三品怀远将军,安东卫百户李啸荣升正千户,加散阶正五品武德将军。
而夺了两面镶黄旗官纛军功的山东监军大太监高起潜,虽职务未变,但却因此更受皇帝信任,被崇祯皇帝引为心腹。
而吴襄因其子吴三桂斩首30颗鞑子之功,加上高起潜的极力游说,被崇祯皇帝从大狱中放出,着令居家闲养,其原有军兵,着其子吴三桂统领。
李啸升为千户后,整个高龙堡欢宴庆祝了一天,而得知父亲吴襄已从大狱出来的吴之菡,大喜过望,有如孩子一般,当着众人之面,紧紧地抱着李啸转了一圈又一圈。
只是第二天,李啸得到水师总头马屿的报告,说在海上截获一艘从登州城开出的船只,从船上抓到两个登州叛军使者,在其中一人怀里,搜到一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封密信与一支金簪!
密信的内容,是黄龙的母亲所写,要他率东江全体将士,加入孔有德的叛军。
马屿向两人反复盘问具体情况,要他们说出其中究竟有何阴谋,两人却支支唔唔不肯明说。
马屿感觉事情重大,在立刻给李啸发出信鸽消息后,随即押着两人率领船队来到高龙堡。
李啸见到这支金簪时,顿时心直往下沉。
这些人中,只有他知道历史的经过与走向。
《明史》记载,孔有德、耿仲明叛军被包围在登州城后,深感已到穷途末路的他们,不甘失败,遂扣押了当时正在城中的东江总兵黄龙的母亲与幼子,强令他们招降东江总兵黄龙,遭到了黄龙老母的强硬拒绝,恼羞成怒的叛军遂当场将黄龙的老母与幼子斩杀。“黄母大骂,贼怒而杀之,头落于地,血流盈阶。”
随后,孔有德与耿仲明商议,模仿黄母笔迹向黄龙发了一封招降信,为了黄龙相信信件的真实,特附上黄母头上所戴金簪为证。
李啸记得史书上说过,两名使者见到黄龙后,呈上信件与金簪,只是黄龙不为所动,“黄龙掩面涕泣,拜簪而不从。”
这个黄龙,虽然军事才干平平,却是端的一条忠君爱国的汉子。
李啸知道,如果按历史走向,明年孔有德出逃后金后,首先便拿残存的金州明军开刀,投降的汉奸军队与后金鞑子合兵全力进攻金州,东江总兵黄龙在守卫金州最后的据点旅顺城的战斗中,与城同殉,壮烈身亡。
这个结果,对于这名对国家和朝廷忠心耿耿,又被闹饷的士兵割去的鼻子,后被登州叛军斩杀了老母与幼子的总兵来说,太过残酷,实在太让忠臣义士为之扼腕。
李啸决定去金州拜访黄龙,他希望能最终留得这名总兵的性命,那怕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