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3)
��忙。

  莫皓霖心领神会。

  学生时代的偶然际遇,到了成年,便都是可利用的资源,维护关系很重要。王芮现在虽然还没闯出天地,但他相信,以她的眼明手快,出名是迟早的事情。互帮互助,互相利用,理所当然。

  他最近步调飞快,丁蕙如说他太着急,其实是她不知,他奶奶素来偏爱堂哥,亲历亲为地带着堂哥认识家族朋友,他自己被放逐国外这么些年头,假装逍遥才得以回来。想要挣份家业,总得更上心才行。

  中途李冬青出去接了个电话,好久才回来,丁蕙如问:“怎么了?没事儿吧?”

  冬青叹了口气:“导师的小孙女发烧了,想找人说会儿话。”

  “陈祐那个小青梅?”丁蕙如问,冬青点点头。

  莫皓霖想起陈祐,也想起对自己避之不及的客户侄女,向她取经:“怎么做到这么招小孩儿喜欢的?”

  冬青想了想,给不出标准答案,只说:“你怎么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怎么对待你,别把他们完全当小孩儿就行了!”

  “答案还真哲学!”

  “跟哲学有什么关系?都是从小孩儿长大的,将心比心罢了。”

  李冬青微哂。

  她早慧,后妈徐燕进家门的那天,就飞速成长。别的小孩子还在为依萍淋雨去陆家要钱而心痛,她已经懂得,向一个不爱自己的父亲要一样东西,不论是要钱还是要一件衣裳,都是需要下跪和挨打的。

  代入得深了,更明白桥上那段“有人拔了我的刺”是什么意味。当时她便暗下决心,不论以后要长成什么样的人,绝不会让李宪年拔了我的刺。

  于是从九岁开始,小冬青长成一个小大人。

  外公外婆会拿家长里短跟她闲聊,问问她的想法,时而笑笑时而肃穆,却都听进去了。唯有李宪年,当她一身反骨,叛逆至死。

  这种经历体会过于私密,莫皓霖琢磨不明白,丁蕙如却了然。她不愿她多想,问起她最近的工作进展,冬青说,和朱老师编写的书快出版了,翻译也推进到第六章了,大概还有小半,今年六月前或许可以收工。

  林敢看她如此期盼,暗自欣喜。这人样貌上变了很多,但其实还是那个专心致志,一往无前,同时还有些完美主义的李冬青。

  “翻译的是什么,我到时候给你捧个场!” 莫皓霖随口一问,李冬青报了名号,他又摆摆头:“德语小说啊,你让林敢去看还差不多,我可看不懂。”

  冬青看向林敢:“你什么时候学的?”

  “他啊,以前就会!”莫皓霖顶了顶林敢,让他自己说。林敢托腮,倚在桌上,说起好些年前被林漾拐去旅游,又滞留在大哥那里的事儿:“待了没多久,也就会点日常对话,看书可不行。”

  大哥林奕在中国驻德领事馆工作,他初中就跟着大哥学了不少,怎么会只能对话?莫皓霖由着他装傻,不愿拆穿。

  饭桌上的话题转得快,一道菜上来,很快几个富家子弟就说起最近的金融风向,最后竟有些意犹未尽。饭后,莫皓霖去结账,林敢微微靠近李冬青,以极低的声音发问:“你什么时候爱上吃鱼了?不是闻着鱼味儿都觉得腥吗?”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