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秋高气爽老宅门
亲兵见到自家少主,纷纷都是嘘寒问暖,帮上车马,捶肩按摩,嘈杂热闹了好一阵子,让守城的士卒看了个新鲜。

  又是一天过去了,张世安托着疲惫的身躯往城南的宅子走去,这一身的皮甲也有十数斤,他年纪尚小,披上一天就像是刮一层肉,这两肩的皮今ri就磨出了许多水泡,还在火辣辣的疼着。

  虽说自己这群少爷兵都被安排在角楼,与其说是协助守城,不如说是被大同总兵的标营给守着,但为了迎合那群官二代,自己可是做足样子,费了好大的功夫。

  “官二代”,张世安想起这个词,怎么也觉得比纨绔子弟这样的词汇好听。但是官二代也是有分别的,就比如自己这种的官二代,朝廷的专业称呼叫做“应袭舍人”。

  应袭舍人就是等着接替祖上留下职位的幼童,深一层的意思就是这孩子家里祖父已经没人,也就是武官遗留下的孤儿。

  不得不说大明朝廷对于世袭军官还是很优待的,老而无子朝廷负责养老送终,年幼没有双亲,朝廷负责培养长大,并且工作都给安排好,等十四五岁就能继承父祖的职务。如果是父辈战死沙场,不但官升一级,俸禄全额发放,还有可能接到南北两京武学培训。

  只有没有了后顾之忧,武官们才能全心全弟地为大明在战场上拼命厮杀。

  不过这种好处大多数人都不会想要的,朝廷养的再好,也不如有双亲在侧,何况这人脉的断档,升一级官都补不回来。张世安抬头一哂,自己已经回到了张家老宅的正门,冷清黑暗的胡同不见五指,只能借着月光摸到宅门。

  门前寥落的,连守门的两边石鼓都各自缺了一角,上面乌暗暗的落灰连月光都照不亮,硬木大门漆面脱落,灰灰白白的煞是难看。

  连个照路的灯笼都挂不上,这就是没有长辈在世的结果,如今的张家老宅正门已经成了这个百户宅子的侧门,自己所住的院子,表面上还是正院,但其实已经变成了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