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袁绍战公孙
��着不安分的汉人起哄,失去强援的二张也在不久后即被剿灭。经过几年励精图治,幽州地区大兴屯田、教化,一派繁荣安定。

  但公孙瓒心里很不爽。为了镇压叛乱,他可险些丢了性命的,结果这刘虞一来,轻描淡写地把叛乱平息了,把功劳全占了。而且刘虞还裁减军备,只允许公孙瓒率领不到万人的军队,那公孙瓒可个讲究排场的人物,光白马他就征集了三千匹,这区区万人他如何能满足呢?他心里不爽、渴望功名,就要去杀胡人泄愤、邀功,可刘虞恰好又个和平主义者,并且还毫无种族偏见,甚至在后来袁绍劝他做皇帝的时候,他回答袁绍“再和我这个我就跑到去匈奴那里去”。贪上这样一个大汉朝自苏武以后主动愿意调动至匈奴那边工作的上司,公孙瓒一点办法都没有,实在憋不住了就只好偷偷摸摸地跑到胡人聚居地杀人放火,一旦被刘虞知道了当然就少不了一番晓谕。这文官、武官之间如此这般地一来二去之后,两个人自然势成水火了。

  前面到,刘虞能做皇帝都不做,还把做皇帝看得比到匈奴那里牧羊还难受,可就这么一件连刘虞自己都不怎么在意的事情,却让一对兄弟反目了。为了否认董卓政权的合理性,袁绍急着找个品德优秀的宗亲来成立新的朝廷,结果这个意见遭到袁术的强烈反对。本来袁术和袁绍从小就因为出身问题不太愉快,这次的意见相左终于让这哥俩闹翻了。袁绍拉拢荆州牧刘表、东郡太守曹操来帮忙,袁术当然也不省油的灯,他找到了徐州牧陶谦、长沙太守孙坚站在自己一边,这两股势力错综复杂地分布于整个中原地区,处于一触即发的态势。

  从地理位置上来,袁术这一伙人被他兄长那一派的势力包围在当中的,所以他迫切地希望在大战全面爆发前寻找到更多的盟友。而此时,不甘心为人摆布的献帝也听了刘虞不做皇帝的忠义行径,他就像发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派出刘虞在京城做官的儿子刘和回去搬救兵。刘和刚好要取道南阳,这就让管辖南阳的袁术看到了一个增加强援的机会,因为刘虞不也反对了袁绍另立新君的主张嘛。于袁术把刘和扣下,差人送一封信给刘虞:我后将军袁术也有报国之心,营救陛下的事情也算我一份,这样吧,你派你的精兵强将到我这里来,我用他们去营救陛下。

  刘虞看信以后马上就要准备人马南下。他虽然行政能力高超,但论智谋、攻战就要差很多了,他的参谋魏攸专门和他起过这些事,也侧面告诫过他有这种事可以找公孙瓒商量商量。因为这次要调动军队,所以主抓军事的公孙瓒自然也要过问一下,他可就要精细多了。这一次公孙瓒比较负责地对刘虞,袁术这个人太狡猾,不要轻易上当

  对公孙瓒这样不安分的下属来,能做出这样的建言已经十分难得了,可刘虞却一点不领情,依然照原计划点齐人马出发。公孙瓒不但碰了一鼻子灰,还怕袁术得知自己险些坏了他的好事,就让自己的弟弟公孙越带着一路骑兵抢先到达袁术那里,劝袁术干脆抢了刘虞的那些兵将。这件事情公孙瓒做得实在有点不光彩,你自己明明了袁术不可靠,现在又抢着跟他合作,这不自己抽自己嘴巴么?而袁术原本也就想抢了刘虞的兵将收为己用,现在还超额完成任务,又多了一个可以威胁袁绍背后的盟友,自然欣然接受了公孙瓒的提议。

  袁氏兄弟力量都积攒的差不多了,于双方找了个小借口开战。袁术率先挑衅,派出孙坚、公孙越去攻打袁绍的下属周昂,结果公孙越中流矢身亡,袁术军败退。另外句题外话,参与这一战的孙坚也在此不久之后中流矢身亡。于,公孙瓒派自己的弟弟参与别人兄弟之间的纷争,结果却自己死了弟弟。为了给弟弟报仇,他准备发兵攻打袁绍,这就后来界桥之战的起因。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