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拿下徐州
��尉,主管一州农业生产。他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状况,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徐州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秔稻丰积”。

  当下陈圭父子决定将徐州奉献给曹操也是经过二人深思熟虑的,这么多年来徐州在陶谦的领导下一直充当“世外桃源”的角色。免于各种战事的侵扰,启用二人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使得百姓过上了殷实富庶的生活,不过有利就有弊,陶谦抚恤安民的政策一方面给百姓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而另一方面弊端也在逐步显现,什么弊端呢?那就是疏于发展军事,徐州实现了大治却在武功上毫无建树,不仅缺乏良将,兵力也是十分有限以至于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所以在面临曹操大军侵略的情况之下,徐州根本无力反击。

  陶谦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徐州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如果他硬要死扛到底,曹操遇到抵抗定然会疯狂报复那样一来徐州城不但不保还会殃及徐州的百姓,百姓这么多年来一直安居乐业难道就因为自己所谓的不起任何作用的抵抗而遭至涂炭?其实陶谦自己也考虑过了,他主动交出徐州并非心血来潮,在他看来自己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徐州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但唯一的不足就是军事上比较薄弱,这样就难免受到外地入侵,当今天下群雄逐鹿,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军事作保证就避免不了被征服,陶谦有生之年也想发展发展军事弥足这一不足,不过他毕竟年纪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徐州的军事就这样搁浅了,等迎来曹操这个军事强敌之后,陶谦根本无力抵抗,虽然连番有二将出场,不过陶谦心里清楚的狠,他们绝非曹操对手。

  陶谦在弥留之际还是选择将徐州拱手相让,曹操的人品固然有些不妥,不过他军事实力雄厚,未来可以担当起掌控徐州的局面,他是有实力的枭雄,掌控徐州之后,无人再敢打徐州的主意,陶谦临终终于在个人与徐州人民之间做了一个极佳的选择,他舍生取义,最终放下了自己与曹操之间的个人恩怨,将徐州给了曹操,这样一来徐州的百姓就可以免于战火,他陶谦也算是对得起徐州的百姓了,但他的这一抉择没有通知手下,担心会遇到阻挡,反而将曹操激怒,所以当他对着众人宣布这个决定之后,众人无不惊恐万分...................

  陈圭父子遵循陶谦的遗嘱准备开城迎接曹操,二人在徐州深得陶谦的爱戴和器重,为徐州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陶谦如今已离开人世,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留在徐州迎接新主子继续在徐州供事,他们对于军事战争不感兴趣,他们的着力点在于经济发展。无论谁当主子,只要能保证他们继续在徐州做事,他们就可以将徐州托出,曹操兵强马壮军事基础雄厚,是可以依托的对象,所以二人决定开城放门迎接曹操。

  曹操大军兵临徐州城下,却见徐州城外的吊桥被慢慢拽起,城门也随即被打开了,曹操与众将见状就要入城,这时却见无限人马一下子从城内涌了出来。当先一员大将乃是曹豹也,曹豹跃马挺枪出了军前对曹军大喝道:“呔!曹操竖子欺我徐州无人呼?”

  曹操见是曹豹不觉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有名无实的鼠辈!居然自不量力敢当吾路真是找死!”

  夏侯渊见是曹豹当即大怒:“竖子前番没好好教训你,让你侥幸逃脱现在居然还敢出来,今天定要你死无葬身之地!”言罢拍马舞枪直取曹豹,曹豹见是夏侯渊冲了过来。遂拍马舞枪来战夏侯渊,顿时二马相交战将开来,战有十余合,曹豹渐渐处于下风,再看夏侯渊钢枪飞舞招招进逼,逼的曹豹节节后退,二人又战有十余合。夏侯渊钢枪摇摆步步进逼,曹豹抵挡不住,曹豹见夏侯渊难以抵挡遂卖了一个破绽抽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