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后突然传来宋清沼的声音。

  明舒转头,见是宋清沼,忙要问他的进展。

  “出去说。”陆徜阻止了他们。

  三人便一起出了崇明堂,找了个无人之地说话。

  夜色已浓,山风灌入胸怀,吹得人发冷,明舒却觉浑身血液沸腾,一双眼倒映着灯火,熠熠生辉地望着宋清沼。宋清沼这么个冷清的人,眼中竟也泛起几许激动,道“查到了。我问过近日负责这一带洒扫整理的杂役,根据他们的描述,近日所遇的人中,确有一个名字,是重复出现的,那个人是……”

  “等等!”明舒打断了他,只道,“我们也有发现,已经有个嫌疑人。我数三声,我们三个一起说?”

  她睁着亮晶晶的眼眸问宋清沼和陆徜。

  这孩子气的举动带着几分稚气,若搁往常,以陆徜与宋清沼的脾性,必定不愿配合,但今夜不同,她的眼眸、神情与言语都带着让人无法抗拒的感染力。

  仿佛在单调枯燥的成人世界中,偶尔像孩子般顽皮一下,是件痛快且惬意的事。

  陆徜和宋清沼都没拒绝。

  他们不说话,那就是默认,明舒竖起三根手指,一边倒数“三,二,一……”

  三个声音,同时响起。

  “张松!”

  第40章 血衣

  声音落地,明舒跳起,喜不自禁地低声欢呼一声。

  宋清沼既惊又喜,忙问道“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明舒就将先前和陆徜的推测复述了一遍。

  因为那只迷惑众人的袖箭箭筒,及今日众学子都陪同三皇子的关系,所有人的目光都跟着箭筒落在竹林中,第一反应是凶手通过竹林潜入环涛馆,又通过竹林逃离,而忽略了其它可能性。然而与此矛盾的却是他们遍寻竹林乃至花圃,都找不到脚印,因此才把注意力又放到唐离所在的玉松馆。

  可另一方面,哪怕谢熙和唐离要杀杨子书,他们有很多更好的时机可以动手,却为何偏要选中环涛馆,偏要选中三殿下带着众人的时机下手?还要把箭筒扔在竹林中?谢熙与唐离再怎么莽撞愚蠢,也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这背后的原因令人费解,再加上根据陆徜对行凶过程的判断,唐离是凶手的可能性很低,案子到这里似乎陷入僵局。

  除非,竹林不是凶手的逃离路线,凶手作案走了另一条路线,箭筒是预先扔在竹林的,只为嫁祸谢唐二人,如此一来,某些疑点才能说得通。另一方面,既然杨子书一早就潜进环涛馆,这便证明这起凶案并非临时起意,那么凶手挑中环涛馆下手必定有深意。于是明舒将小册上的布局图撕下拼成大图,想要找到凶手挑选环涛馆的原因。

  果然,她找到了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所有人都会自然而然忽略的一环。凶手行凶,不是从后面进出环涛馆,而是通过环涛馆旁的建筑物间的间隙从正面悄悄潜入。从祟明堂出来,三殿下的参观路上,还有另外三间馆阁挨得很近,分别是悲海轩、千书楼与听月阁,这三座建筑虽然挨得很近,但轩楼间仍有容人行走的小暗巷,暗巷被藤萝草木所遮挡,从外面很难发现。明舒就在听月阁与千书楼之间的暗巷里,发现了那张手稿。

  但手稿的出现,虽然可以证明凶手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