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未雨绸缪
剑说道。

  史可法和郑芝龙两说的话其实正说到罗剑的心坎上了,先建海军学校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中**人中形成一种重视海洋的导向作用。

  最后几人还是商定让黄蜚担任台湾守军的主将,郑鸿逵为副将,当然以南京政府的规矩,驻军将领并不能干涉地方政务。

  “兴华,台湾省的省长你考虑过没有?这可是比军事将领更为重要啊。”史可法说道。

  如今的史可法也从荷兰人死死不愿放弃台湾上知道了台湾地理位置的极端重要性,考虑问题也开始长远起来。

  “有几个人选,宪之兄,你也考虑考虑?一个是卢渭,渭生经过这几年的磨炼,其大局观和能力提升得非常快,如果有他在台湾,那我是最放心的,但我考虑夏威夷岛以后也要开发出来,我又想把渭生放到那儿去,心里正纠结着呢。”罗剑说道。

  罗剑思考过这个问题,从海洋的大战略来看,以后如果在夏威夷岛上放一支舰队,对太平洋的控制力就会大大增加,但只把夏威夷岛建成海军基地肯定不行,还得把它开发出来,这人选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那还有谁呢?”史可法问道。

  “还有就是现在淮安的章正宸,我觉得以他的能力,现在把他放在淮安有些屈才了,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去台湾,毕竟在大家的心目中,台湾现在还算是蛮荒之地吧?”罗剑说道。

  “我还是觉得羽侯(章正宸字)更合适一些吧,现在渭生还抽不出身来呢,以后我找羽侯谈谈,看看他的意思再说?”史可法说道。

  “那行,主要把台湾对咱们的重要性说清楚,一旦台湾开发出来了,其繁荣程度肯定不会比我们内陆各省差啊。”罗剑说道。

  郑芝龙在旁边看着罗剑和史可法讨论着台湾的行政长官人选问题,心里却想到了很远。

  当初郑芝龙决定投靠南京政府时,其实已经做好了被闲置起来的准备,结果没想到被南京政府任命为海军部长,开始的几年里海军部长事情确实不多,权力也不太大,但郑芝龙发现随着全国问题逐步解决,政府已经把军事发展的主要方向转到海军上来了,这让他大喜过望。

  听大都督说过,收复台湾之后南京政府就将召开军队建设的专门会议,就是要研究把军队建设的重心转到海军建设上来,还要他这个海军部长好好做准备,要在这个会议上做专题报告。

  这可让郑芝龙有些为难,做具体的事情自己倒是不怵,但动起笔杆子可就要了老命了,想到这里郑芝龙有些急切地盼望儿子郑成功快些回来,以大木的文笔加见识,自己再把一些想法加进去,报告肯定就能写得很好。

  几个人一路上谈着事情倒也不寂寞,顺江而下船只速度又快,很快就到了上海的军用临时码头,尽管是临时码头,并未开工真正开始建设,但这个地址王秀楚确实选得不错,“戚继光”号和“霍去病”现在也在这儿停泊。

  “兴华,你准备以后把海军基地就建在这儿了?”史可法登上了临时搭建的码头问道。

  “是啊,这儿离上海的民用码头并不是很远,物资转运非常方便。”罗剑说道。

  “王秀楚到上海也有几年了吧?上次听你说上海建设得很好,这次我要好好看看,这些年忙起来还真没机会来看看。”史可法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