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栏玉砌应犹在
�视皇子们的满、汉文书法,要求他们自幼刻苦习练。皇太子胤礽练习写汉字,每写一纸,必经康熙用朱笔点阅,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七子胤佑也都曾经在书法一途下过功夫,称得上是精于此道,胤祉一手好字更是在上书房众臣面前给康熙长脸。唯有八阿哥胤禩用笔偏于平易踏实,一向引以为憾,如今见八阿哥主动提出要苦练书法,心内自是欢欣鼓舞,果然是雏鸟音更好,清于五十弦,不由颔首笑道:“学书须临古人法帖,其用笔时轻重疏密,或疾或徐,各有体势。宫中古法帖甚多,朕皆临阅。宫里收着李北海书华山寺碑的法帖,字极大。临摹虽难,朕不惮劳,必临摹而后已。朕素性好此,久历年所,毫无间断也。就赏了你吧。”
胤禩谢了康熙的赏赐,亲手从首领太监梁九功手上接过法帖,走出乾清宫,并没把法帖交给自己身边的哈哈珠子捧着,而是自己一路捧着回了兆祥所。
胤禩打足精神敷衍完了皇帝,打算回到阿哥所,好好梳理下思绪。二月的紫禁城,春意还是淡淡,枝头新芽也不算繁盛,胤禩一路缓缓踱来,放眼望见甬道四近,春寒仍是料峭,微寒的清风抚过面庞,纷乱的头脑慢慢冷静下来。宫墙那头迎面走来了着着杏黄服色的皇太子,后面跟着的正是刚刚提及的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七子胤佑。
胤禩谢了康熙的赏赐,亲手从首领太监梁九功手上接过法帖,走出乾清宫,并没把法帖交给自己身边的哈哈珠子捧着,而是自己一路捧着回了兆祥所。
胤禩打足精神敷衍完了皇帝,打算回到阿哥所,好好梳理下思绪。二月的紫禁城,春意还是淡淡,枝头新芽也不算繁盛,胤禩一路缓缓踱来,放眼望见甬道四近,春寒仍是料峭,微寒的清风抚过面庞,纷乱的头脑慢慢冷静下来。宫墙那头迎面走来了着着杏黄服色的皇太子,后面跟着的正是刚刚提及的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七子胤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