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爱兰希尔掷弹兵
/>   可现在克里斯不在乎这些,他要的就是军刺的长度,让士兵们可以有更多的安全感,增加部队近战的优势:他要用军刺的长度,来弥补毛瑟98k步枪在长度上的不足。

  另一侧的腰间,有一个挂上去的手榴弹弹药袋:这东西就是克里斯的“临场发挥”了,它来自于中国军队的创意发明,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木柄手榴弹没有地方携带的问题。

  这东西还是非常实用的,一方面它利用起了早期爱兰希尔军队子弹数量不足,一侧腰间弹药包闲置下来的空间。另一方面它还有一点点的防护作用,三根竖在胸前的木柄,能起到一点点聊胜于无的防御作用。

  为了增加部队的行军速度,每一名士兵都分发了专门设计的长筒皮靴,这种鞋子从前都只配发军官,可是现在,因为不计成本的关系,竟然成了爱兰希尔军队的标准配置。

  行囊也成了每一个士兵都必须携带的东西,经过精心设计的背包非常方便,里面是休息用的被褥,还有一些重要的私人用品。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爱兰希尔的工业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小玩意儿,几乎都在这个行囊里面。

  其中包括一小块洗手用的肥皂,印刷的武器使用保养手册,一面看起来还不错的小圆镜,一段可以在野外使用的小蜡烛,以及两盒火柴,木质的木梳还有刮胡子的小刀……

  从这些士兵携带的东西也可以看得出来,爱兰希尔的产品已经可以正在悄无声息的改变世界,改变着爱兰希尔平民百姓们的生活。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虽然没有配备铠甲,可这支军队每一个人都配发了钢盔,一种看上去很威风,加工却非常简单的防御工具。瓦格隆非常不理解克里斯的这种做法,他觉得给每个士兵配发胸甲,才是更合适的事情。

  这种m42型钢盔加工更加简便,而且提供了比较好的服务。更有意思的是,这种钢盔一下子让平淡无奇的爱兰希尔士兵变得精神起来,看上去就透着一股子帅气的味道。

  经过这样的改装之后,一个后世闻名的爱兰希尔早期掷弹兵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扎着y型武装带,腰间挂着弹药包还有长长的军刺鞘,一侧胸前挂着三枚木柄手榴弹,身后背着行囊,屁股后面挂着水壶还有口粮袋,头顶一个m42钢盔,脚下一双长筒皮靴……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这支部队都已经有现代步兵的神韵了,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甚至和二战早期的德国士兵武器装备一样优秀。

  只可惜这支部队绝对是外强中干的典型代表,就好像淞沪会战时期装备精良的中国德械师一样——他们的弹药并不充足,后勤补给也只能用寒酸来形容。

  这一次塞里斯动员的兵力不是原来预计的1500人一个满编团,而是整整2400人,差不多是两个团的主力了。

  因为克里斯在出征前发现原本的兵力无法保障整个战役的侦查还有后勤保障,只能又从其他部队里面抽调了部分军队,确保整个部队的运转可以正常。

  他从2团,也就是骑兵团抽调了500名骑兵,作为侦查部队jing戒部队使用,为的是避免在野外被对方骑兵突袭。这些骑兵不需要与敌军正面作战,他们只需要提供部队的早期预jing就可以了。

  另外400人就是加强给他的炮兵和运输兵支队了。其中有两百人是确确实实的运输部队,负责运输这一次征讨土堡的给养还有物资,他们是从骑兵部队里抽调出来的,负责驾驭马车确保部队的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