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朝堂论证,李承风妙计
状况了。

  “太子殿下,或许这个方案可以先在中原由各州府铺开,再缓慢铺开到其他地方。”

  房玄龄伸手展袖,来到李承风面前,深鞠一躬缓缓说道。

  经过他们昨天的讨论,这种方案是如今最好的两全之策。

  既能够让军属得到优待,又能够不影响财政大局。

  魏征和李世民的目光,也纷纷看向李承风。

  不过李承风却并未同意房玄龄的方法。

  “此言差矣!”

  “如果各地学堂,都由当地州府一手承办。”

  “那些孩子进来之后,到底是感念我大唐,还是感念那些州府官员?”

  “日后他们进入朝堂和军队,难免不被打上派系烙印,极为不妥。”

  随后,李承风再度从衣袍中拿出一份奏折,交给面前李世民。

  “父皇,这是我昨日递交奏折之后,预感不妥写的一封补充奏折。”

  “还请父皇和各位大臣过目!”

  李世民接过那封奏折仔细一看,鼻孔微张,眼中流露出一抹惊骇。

  “不愧是我大唐的镇国王,风儿此策一下,恐怕再无异议!”

  “你们都看看吧!”

  李承风说完,将手中奏折交给面前房玄龄几人。

  房玄龄接过奏折一看,差点脚下一软,摔倒在地。

  “召集天下大儒,进长安清谈,委任虚职然后派往各地?!”

  “财务方面,由各地向商人集资?然后再由官府统一调配。”

  “这群人的孩子,将会有第一批军中将领,还有大儒学习的机会!”

  他心中不由得连连倒吸凉气。

  这几招,每一招都直击计划的薄弱点。

  他们刚才考虑的问题,便完全不成问题了。

  支度使在看过解决方案之后,更是双手微微颤抖,连声赞叹。

  “太子殿下妙计,还请太子恕臣之前鼠目寸光。”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于财政的那条解决方案。

  从各地商人之中募资,然后由中央调配。

  既能够避免商人直接接触到孩子,防止未来官商勾结的地步。

  另一方面,由官府来统一调配,也能够解决边疆城市官府财政的问题。

  那些大儒最看重名声,把他们叫到长安之中,举办清谈大会然后再让他们教书。

  到时候被架起来的这些人,就算想要拒绝,也要看看天下人的口水答不答应。

  “既然各位没有其他问题,我就先去补回笼觉了!”

  李承风长出一口气,打了个哈欠,跟没事人一样大踏步离开了太极殿。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朝堂上几人呆立在当场,一片愕然。

  “咳咳!”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