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拓跋骑兵

  …

  告别了京城,刘子秋等人一路西行。这一次前往西海,刘子秋却没有像杨广当年那样护卫如云、大张旗鼓,除了他和高秀儿等人之外,只带了一百名侍卫。如今的大汉王朝,四海晏平,盗贼不生,就连南来北往的商队大多都不再配备护卫了。而正如刘子秋自己所,以他现在的武艺,天下只怕再无敌手。而陪伴他同行的几位女子,除了王玉凤和拓跋千玉的一双儿女之外,其他人都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何况实在碰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刘子秋还可以直接调动各地的军队。所以,在安全方面,他根本没有过担心。

  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大汉东都洛阳通往各郡县的道路都已经重新整修一新,所以这一路西来,他们行得很快。半月之后,便已经抵达了西海边境。

  西海郡刘子秋起家的根本,也大汉王朝的发祥之地,自然得到更多的重视。作为西海郡的中心,威定城的规模已经比过去扩大了整整三倍。居住在威定城的,有从各地迁徙过来的汉人,也有定居本地的商贾,而党项拓跋部也生活在城里。

  原本,党项一族都生活在更荒凉的西北方向,但自从拓跋千玉成为大汉皇妃之后,整个拓跋部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不仅拓跋木弥成为名符其实的党项王,一统党项八部。而且,刘子还特许拓跋部可以移居威定城中。有了这样的便利条件,经过几年的发展,拓跋部已经成为威定城中数一数二的大户。拓跋部的子弟,白天读书,晚上习武,渐渐有了一些汉家儿郎的风范。如果走在街上,几乎分不清哪个党项拓跋部的人,哪个汉人。

  生活习性的日益接近,让党项拓跋部和当地汉人交往日益加深,关系也日益融洽,这些都刘子秋乐意见到的。而且由于拓跋千玉的关系,历史上曾经建立自己政权的拓跋部应该没有理由反对大汉的统治。所以,刘子秋对于此次西海之行并没有丝毫的担心。

  …

  队伍又行了一日,前面已经能够远远地看到西海湖畔的威定城了。忽听马蹄声声,数千骑兵风驰电掣般地直奔这边而来。

  大汉军纪甚严,没有朝廷的命令,任何人都无权调千人以上的军队。而且,军队训练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可能出现在官道上,以免堵塞商路,影响百姓生计。此刻,突然出现数千骑兵,就显得极不正常。随行的侍卫顿时jing觉起来,纷纷抽出兵刃,将刘子秋等人护在中央。

  这里他的大本营,虽然他已经有十几年没有来过这里,周围变化很大,但刘子秋还感觉到一股熟悉的味道,所以并没有慌张,而慢慢取出千里镜,朝着那队骑兵看去。只见那队骑兵衣饰各异,并非大汉军队专用的盔甲,旗帜也不大汉军旗,而绣着一些刘子秋不认识的符号。

  千里镜虽然依旧珍贵,但刘子秋和他的女人们都人手一只。拓跋千玉也拿着千里镜看了一会,忽然激动起来:“夫君,那贱妾的族人。请允许贱妾和他们会上一面!”

  “且慢!”刘子秋却沉声道,“千玉,你的族人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还先等等,看他们究竟要干什么!”

  自从离京之后,刘子秋和高秀儿她们之间又恢复了往日的称呼。这样的称呼,让他感到更加亲切,更像一家人。因为一家人,所以刘子秋才要格外谨慎。这些人或许真拓跋千玉的族人,但拓跋部乃至整个党项一族,早就不再过那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了,又怎么会聚起这许多人马?其中必有蹊跷。

  骑兵的速度很快,转眼间就到了近前。这些人虽然都没有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