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主使之人
�从文书看,他们来自天南地北,身份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再有什么合法身份做掩护,却也瞒不过禁军探子的目光。能够成为禁军当中的探子,除了武艺精熟、纪律严明、忠诚可靠之外,还必须经过一些特殊的训练,化装侦察便是其中必修的一项。这些禁军探子撒进城里,有的扮着货郞,有的投身客栈当起了小二,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遍布京城的角角落落,很快就发现了这些人的可疑之处。

  第一个可疑之处,这些人都暗藏着兵刃。

  大汉王朝如今疆域辽阔,西起西域,北至大漠,都属于大汉的版图,包含着汉、羌、突厥、室韦、契丹等多个民族。但从本质上来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仍然是以农耕为主的汉人。农耕民族的特性,决定了汉人在和游牧民族的多年争战中,经常会处于劣势。为了培养汉人的尚武精神,刘子秋并不禁止百姓拥有兵器,而且各郡县还会定期举行一些比武大会,优胜者会获得朝廷的嘉奖。因为刘子秋知道,如果像秦始皇那样收天下之兵铸几个铜人,虽然可以维持短暂的安宁,却会磨灭国人的斗志,养成的只是奴性。长此以往,内患能不能消除还说不定,但外忧肯定会越发严重。

  即使朝廷并不禁止人们拥有兵器,而这些人却把兵刃蔵在暗处,自然就显得十分可疑了。

  另一个可疑之处,这些人彼此之间却会经常联系。

  按照身份证明文书所载,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在这个缺乏现代通讯条件的年代,不在同一个地域生活的人,基本很难有认识的机会。而这些原本应该素不相识的人,却经常保持联系,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的来历了。很显然,这些人要么原本就互相熟识,要么就受控于某个严密的组织。

  最后一个可疑之处,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有行伍经历。这些人虽然刻意进行了伪装,但却瞒不过经过严格训练的禁军探子的眼睛。他们的坐姿、他们的步伐、他们的神态,都在不经意间出卖了他们。要知道,这些禁军探子本是禁军中的佼佼者,为了让他们更加精于伪装,训练课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纠正”他们的这些军伍习惯。

  有了这三个可疑之处,这些人自然就成了禁军探子关注的重中之重,他们的每个举动都几乎难逃禁军探子的耳目。当禁军探子把这些人的活动轨迹梳理出来以后,可以很清晰地发现,这些人居然不是一伙,而可以分成了两拨。其中一拨人数量庞大,根据禁军的初略统计,大约在四千上下。另一拨人则少得多,只有不足两百人。不过,人数多的那一拨,虽然也生得孔武有力,但却不似人数少的那一拨,个个气息内敛,人人都是高手。

  禁军探子得来的这个消息十分重要,自然马上引起了内阁的重视。魏征、李靖、赵凌等人经过商议之后,一起求见刘子秋。魏征拱手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当调集重兵,将此等人一举拿下,以绝后患!”

  刘子秋皱眉问道:“不知这些人可有触犯律法之举?”

  “这个……”魏征等人都是一愣。

  李靖拱手道:“他们虽然行迹诡秘,却无不法之事。”

  刘子秋一直强调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虽然在这样一个年代想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他也没有奢望凭借他自己的能力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只是想在人们心中埋下一粒种子而已。但在具体事务上,他却要尽量保持公平公正。如果这件,魏征他们不来向刘子秋请示,而是直接行使内阁权力,将这些人先行捉拿,再严加审讯。刘子秋事后知道了,也不会责怪他们,毕竟他们也是为了大汉王朝的安全,其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