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大儒顾炎武
�比,这剃发易服的老书生心中,着实有几分浩然之意。
可以说,尚且算是同道中人吧!
自然引起了赵佶的注意。
明朝的儒家,岭南大宋正在研究王阳明的心学,正与大宋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相互融合。
明末亡国的儒家门人也有几位在岭南为官,但俱都没有此人心中那股正气浩然。
那种浩然,似乎直达天意。这还是全凭本心释放的力量,没有修行儒家神通。若是修行了黄裳开辟的儒门神通,有大宋朝运为靠山,必是一代神朝大儒无疑。
而赵佶对明末清初的三位大儒,也还是有些印象的。看到这位心怀正气,但又剃发易服的老书生,赵佶又有些迟疑。
莫非是那三位中的一个?
“八姑,你去查一查那书生,我在后山等你!”
“是!”
没多久,郑八姑便领着那老书生走向后山,抱拳道:“前辈,这位乃是江南来的亭林先生!”
一个修行人邀请凡间书生一晤,简单得很,露一手就行。
郑八姑露了一手虚空凝冰的手段,老书生心中就已然明了,眼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按照郑八姑所说的,他要见的乃是个老前辈,仙道中人,没想到一见面竟然是个年轻人,而且……他没有剃发!
没有剃发?!
好生让人羡慕啊!
老书生微微惊愕,作了个揖,说道:“南直隶顾亭林,见过……前辈!”
因为不知道该称呼什么,所以最终还是以“前辈”称呼。
“顾亭林?”
赵佶微掐手指,暗暗推算,一丝灵光在脑中一闪:“你是顾炎武?”
老书生苦笑着点点头:“正是!不知前辈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赵佶认真地看着这位干瘦清奇的老书生,说道:“你是我这次进入中原,见到的第一个心怀浩然正气的书生,所以寻你来见见。尝闻,人间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人,乃人间大儒,在黄帝陵与你相遇,真是缘分。”
“不敢,不过是亡国之辈,读了几本书,哪里能够妄称大儒?而且,前辈看我这金钱鼠尾的造型,整天用头巾遮羞,愧对先人!死后都没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妄为读书人……敢问一句,如今人间已是异族天下,汉人尽皆为奴才,国破山河碎,天下将亡,不知修仙界如何?”
顾炎武带着热切的目光看着赵佶。
“修行界那些正道,都言仙凡两隔,惧怕万丈红尘,左右不过都是缩头乌龟罢了!”
顾炎武有些黯然,若是修仙界理会人间王朝之争,早便理会了,哪里会等到现在。
赵佶浅笑一声,说道:“我名赵佶,赵宋遗民,从海外而来!”
“赵ji?”
顾炎武有些莫名,既然为赵宋后裔,不该避讳吗?
赵佶笑了笑,说道:“你说这人间天下,妖清不过五十万人,我泱泱中华有近五千万之众,如何能被妖清夺得了
可以说,尚且算是同道中人吧!
自然引起了赵佶的注意。
明朝的儒家,岭南大宋正在研究王阳明的心学,正与大宋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相互融合。
明末亡国的儒家门人也有几位在岭南为官,但俱都没有此人心中那股正气浩然。
那种浩然,似乎直达天意。这还是全凭本心释放的力量,没有修行儒家神通。若是修行了黄裳开辟的儒门神通,有大宋朝运为靠山,必是一代神朝大儒无疑。
而赵佶对明末清初的三位大儒,也还是有些印象的。看到这位心怀正气,但又剃发易服的老书生,赵佶又有些迟疑。
莫非是那三位中的一个?
“八姑,你去查一查那书生,我在后山等你!”
“是!”
没多久,郑八姑便领着那老书生走向后山,抱拳道:“前辈,这位乃是江南来的亭林先生!”
一个修行人邀请凡间书生一晤,简单得很,露一手就行。
郑八姑露了一手虚空凝冰的手段,老书生心中就已然明了,眼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按照郑八姑所说的,他要见的乃是个老前辈,仙道中人,没想到一见面竟然是个年轻人,而且……他没有剃发!
没有剃发?!
好生让人羡慕啊!
老书生微微惊愕,作了个揖,说道:“南直隶顾亭林,见过……前辈!”
因为不知道该称呼什么,所以最终还是以“前辈”称呼。
“顾亭林?”
赵佶微掐手指,暗暗推算,一丝灵光在脑中一闪:“你是顾炎武?”
老书生苦笑着点点头:“正是!不知前辈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赵佶认真地看着这位干瘦清奇的老书生,说道:“你是我这次进入中原,见到的第一个心怀浩然正气的书生,所以寻你来见见。尝闻,人间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人,乃人间大儒,在黄帝陵与你相遇,真是缘分。”
“不敢,不过是亡国之辈,读了几本书,哪里能够妄称大儒?而且,前辈看我这金钱鼠尾的造型,整天用头巾遮羞,愧对先人!死后都没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妄为读书人……敢问一句,如今人间已是异族天下,汉人尽皆为奴才,国破山河碎,天下将亡,不知修仙界如何?”
顾炎武带着热切的目光看着赵佶。
“修行界那些正道,都言仙凡两隔,惧怕万丈红尘,左右不过都是缩头乌龟罢了!”
顾炎武有些黯然,若是修仙界理会人间王朝之争,早便理会了,哪里会等到现在。
赵佶浅笑一声,说道:“我名赵佶,赵宋遗民,从海外而来!”
“赵ji?”
顾炎武有些莫名,既然为赵宋后裔,不该避讳吗?
赵佶笑了笑,说道:“你说这人间天下,妖清不过五十万人,我泱泱中华有近五千万之众,如何能被妖清夺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