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总结
的情况下,肯花心思动脑筋儿,琢磨。
“明天如果瘦猴来了,晚上去你家等着,有事。”方默南在他临走时说,然后又拿了些家里的‘鸡、鸭、鱼、肉’让他带着一起回家。
黄昏时分姥姥收起馒头摊子,回去准备祭灶,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
祭灶,是一项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
正好老妈也放假回家了,姥姥领着他们一起送灶,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姥姥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恭敬的上香,以前不知道姥姥干过这个没,不过自从知道空间是观音菩萨有关,姥姥更加信佛了。桌上供着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她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姥姥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
仪式简单,但姥姥很虔诚。
******************
吃完晚饭后,姥姥把全家人召集起来,拿着账本,当然这账本只有她自己看得懂。说起来,从九月份开始摆摊子到现在,加上今天上午卖菜钱,除去成本、花销,还有管理费、卫生费,咱们挣得有700块之多。此后只要姥姥还做生意每到小年夜这天,姥姥都会把一年的账目告诉大家。
“乖乖……这才干了不到五个月。”小姨被惊合不上嘴巴叫道,她知道家里的生活好了,从家里的饭桌上,平常吃的水果上,都能看出来,没想到有这么多。
老爸和老妈也被惊着了,他们两个的工资加起来才一月50多,辛苦一年的话,也就600,还不吃不喝的。这对他们打击也太大了吧!真是刺激。
林老爷子点点头,表示和他预想的差不多,干得还行。
“现在我严肃地告诉你们,不许到外面四处张扬、显摆,都给我夹起尾巴做人。谁知道这天还变不变了,别人要是问道,就说糊口而已,死也不能说挣了多少。他们要是不信,那是他们的事,谁还真能来咱家查查不成。”姥姥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道:“一定要记住了,别不当成事。这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要是谁的嘴把不住门,别怪我倚老卖老,对你不客气。”她缓和一下气氛又道:“记住我们要闷声发大财,打枪的不要。”姥姥还用手比了打枪的姿势。
“好了,就到这儿吧!”姥姥结束了发言。
“嘿嘿……你看咱妈,现在多有地主老财的风范。”小姨捅捅老妈笑道。
“小燕,你才给我多长长记性,就你的火爆脾气和大嘴巴,给我悠着点。”姥姥毫不客气‘啪’一记铁砂掌,敲到她脑袋上。
大家‘呵呵……’都笑了起来。
“看来咱妈真是有钱了,这腰板都直了,瞧瞧这说话声音就是不一样,嗓门真大。”小姨摸着头道:“你放心我有分寸的,同学们现在还都看不起我,没人和我做朋友,加上我年纪比她们大,一群毛孩子,有什么好玩儿的,现在以学习为主。”她是吃尽了没文化的苦了。
“对了,姐,咱得呢子
“明天如果瘦猴来了,晚上去你家等着,有事。”方默南在他临走时说,然后又拿了些家里的‘鸡、鸭、鱼、肉’让他带着一起回家。
黄昏时分姥姥收起馒头摊子,回去准备祭灶,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
祭灶,是一项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
正好老妈也放假回家了,姥姥领着他们一起送灶,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姥姥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恭敬的上香,以前不知道姥姥干过这个没,不过自从知道空间是观音菩萨有关,姥姥更加信佛了。桌上供着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她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姥姥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
仪式简单,但姥姥很虔诚。
******************
吃完晚饭后,姥姥把全家人召集起来,拿着账本,当然这账本只有她自己看得懂。说起来,从九月份开始摆摊子到现在,加上今天上午卖菜钱,除去成本、花销,还有管理费、卫生费,咱们挣得有700块之多。此后只要姥姥还做生意每到小年夜这天,姥姥都会把一年的账目告诉大家。
“乖乖……这才干了不到五个月。”小姨被惊合不上嘴巴叫道,她知道家里的生活好了,从家里的饭桌上,平常吃的水果上,都能看出来,没想到有这么多。
老爸和老妈也被惊着了,他们两个的工资加起来才一月50多,辛苦一年的话,也就600,还不吃不喝的。这对他们打击也太大了吧!真是刺激。
林老爷子点点头,表示和他预想的差不多,干得还行。
“现在我严肃地告诉你们,不许到外面四处张扬、显摆,都给我夹起尾巴做人。谁知道这天还变不变了,别人要是问道,就说糊口而已,死也不能说挣了多少。他们要是不信,那是他们的事,谁还真能来咱家查查不成。”姥姥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道:“一定要记住了,别不当成事。这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要是谁的嘴把不住门,别怪我倚老卖老,对你不客气。”她缓和一下气氛又道:“记住我们要闷声发大财,打枪的不要。”姥姥还用手比了打枪的姿势。
“好了,就到这儿吧!”姥姥结束了发言。
“嘿嘿……你看咱妈,现在多有地主老财的风范。”小姨捅捅老妈笑道。
“小燕,你才给我多长长记性,就你的火爆脾气和大嘴巴,给我悠着点。”姥姥毫不客气‘啪’一记铁砂掌,敲到她脑袋上。
大家‘呵呵……’都笑了起来。
“看来咱妈真是有钱了,这腰板都直了,瞧瞧这说话声音就是不一样,嗓门真大。”小姨摸着头道:“你放心我有分寸的,同学们现在还都看不起我,没人和我做朋友,加上我年纪比她们大,一群毛孩子,有什么好玩儿的,现在以学习为主。”她是吃尽了没文化的苦了。
“对了,姐,咱得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