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祭享
�指桑骂槐,慢慢悠悠剔了蟹肉扒饭才道:“婶子一片好心,生怕这蟹肉在肚里不克化——”
她看岳氏的神色,微微一笑道:“这便是婶子多虑了,我是贫家女儿,什么冷饭杂食没吃过,哪里比得上端哥儿甜姐儿金贵,我这肚子就好比无底洞,即算是吃十个八个蟹儿下去,怕也听不到一声响儿!”
她当然知道岳氏为什么生暗气,倒不是因为多吃了一两只螃蟹,而是看不得端哥儿对自己的另眼相看罢了。你道她为何要带甜甜来,只不过就是防着出现所谓的“青梅竹马”罢了。
她把岳氏怼了回去,但是之后却也没再和端哥儿说一句话了。
吃了饭后,粮长就唤她去书房了。
她踏进书房的时候,粮长手里托着一张黄纸,正和张赓说着什么。
“阿华,”粮长道:“你爹应是让你来问乡饮酒礼的事情,这倒没什么,你同他说,到时候只同众人做下拜的礼节就可。”
“阿爷,这乡饮酒礼是什么仪典?”张昭华好奇道:“是宴饮吗?要来宾客吗?”
“这是嘉礼的一种,也算是一种宴饮风俗。”粮长道:“以百家为一会,乡人宴饮,是从周朝留下来的风俗。”
按粮长的说法,乡饮酒礼有不同的种类:第一,古代诸侯之乡有乡学,学制为三年。学成者作为人才推荐给诸侯。为此,每过三年的正月,乡大夫都要作为主人举行乡饮酒礼,招待乡学中的贤能之士和德高望重者。
第二,乡大夫以宾礼宴饮国中贤者。第三,州长于春、秋会民习射,射前饮酒。第四,党正于季冬蜡祭饮酒。《礼记?射义》说,“乡饮酒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这是去年四月下告谕,到咱们这个小地方已经翻过一年了。”粮长指着黄纸上的文字让她看:“府州县官为政八事……时命里长告戒其里人敦行孝弟,尽力南亩;勿作非为,以罹刑罚;行乡饮酒礼,使知尊卑贵贱之体,岁终察其所行善恶而旌别。”
“上面下的政令,从府到州到县一定要遵行,因为布政使司要考核,按察司要纠举。不过怎么行这个酒礼,有点难办。毕竟这十里八乡的,没有乡学,”张赓道:“国朝十八年咱们也没出过一个举人、进士什么的,而且咱们归德州的知州,年岁已高,也不能习射了,所以只好明长幼之序了。”
“本来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的,”张赓道:“按宋元的规程,应该是在县城文庙的明伦堂举行酒礼的,但是文庙……”
见张赓神色有异,张昭华急忙追问道:“文庙怎么了?”
“文庙关于孟子的配享问题,据说今年又有了争执。”粮长道:“咱们这个皇帝啊……”
他说着摇摇头,显然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他不说,但是张昭华却清楚。因为之前这个事情就闹过两回,具体原因张昭华也了然。
早在洪武五年的时候,朱皇帝他读到《孟子》卷四《离娄章》时,龙颜大怒。因为这一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有君权至上思想的朱皇帝一发怒后果就严重了,他诏告天下,说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于是罢免了孟�
她看岳氏的神色,微微一笑道:“这便是婶子多虑了,我是贫家女儿,什么冷饭杂食没吃过,哪里比得上端哥儿甜姐儿金贵,我这肚子就好比无底洞,即算是吃十个八个蟹儿下去,怕也听不到一声响儿!”
她当然知道岳氏为什么生暗气,倒不是因为多吃了一两只螃蟹,而是看不得端哥儿对自己的另眼相看罢了。你道她为何要带甜甜来,只不过就是防着出现所谓的“青梅竹马”罢了。
她把岳氏怼了回去,但是之后却也没再和端哥儿说一句话了。
吃了饭后,粮长就唤她去书房了。
她踏进书房的时候,粮长手里托着一张黄纸,正和张赓说着什么。
“阿华,”粮长道:“你爹应是让你来问乡饮酒礼的事情,这倒没什么,你同他说,到时候只同众人做下拜的礼节就可。”
“阿爷,这乡饮酒礼是什么仪典?”张昭华好奇道:“是宴饮吗?要来宾客吗?”
“这是嘉礼的一种,也算是一种宴饮风俗。”粮长道:“以百家为一会,乡人宴饮,是从周朝留下来的风俗。”
按粮长的说法,乡饮酒礼有不同的种类:第一,古代诸侯之乡有乡学,学制为三年。学成者作为人才推荐给诸侯。为此,每过三年的正月,乡大夫都要作为主人举行乡饮酒礼,招待乡学中的贤能之士和德高望重者。
第二,乡大夫以宾礼宴饮国中贤者。第三,州长于春、秋会民习射,射前饮酒。第四,党正于季冬蜡祭饮酒。《礼记?射义》说,“乡饮酒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这是去年四月下告谕,到咱们这个小地方已经翻过一年了。”粮长指着黄纸上的文字让她看:“府州县官为政八事……时命里长告戒其里人敦行孝弟,尽力南亩;勿作非为,以罹刑罚;行乡饮酒礼,使知尊卑贵贱之体,岁终察其所行善恶而旌别。”
“上面下的政令,从府到州到县一定要遵行,因为布政使司要考核,按察司要纠举。不过怎么行这个酒礼,有点难办。毕竟这十里八乡的,没有乡学,”张赓道:“国朝十八年咱们也没出过一个举人、进士什么的,而且咱们归德州的知州,年岁已高,也不能习射了,所以只好明长幼之序了。”
“本来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的,”张赓道:“按宋元的规程,应该是在县城文庙的明伦堂举行酒礼的,但是文庙……”
见张赓神色有异,张昭华急忙追问道:“文庙怎么了?”
“文庙关于孟子的配享问题,据说今年又有了争执。”粮长道:“咱们这个皇帝啊……”
他说着摇摇头,显然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他不说,但是张昭华却清楚。因为之前这个事情就闹过两回,具体原因张昭华也了然。
早在洪武五年的时候,朱皇帝他读到《孟子》卷四《离娄章》时,龙颜大怒。因为这一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有君权至上思想的朱皇帝一发怒后果就严重了,他诏告天下,说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于是罢免了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