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修道的种子
�也不知道你能走到哪一步。”一灯大师看着远去的柏舟,不由得自言自语。

  柏舟心中有些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修炼导引术,不过,他天性豁达,立刻便弃了后悔的念头。

  现在,经过一灯大师点破,他心中认定这是修道之术,便勤学苦练,毫不懈怠,虽然也没觉出异样,但心中毫不动摇,只是不急不躁,一遍又一遍地习练。

  他这样一来倒合了修道的精微大义,进展神速,不知不觉间身体又强健了不少。

  大约过了三个月,他正习练导引术,忽觉有一股细微的热流从下腹处发出,缓缓流动至尾椎,又缓缓沿着脊椎上身到了头顶,再分成两股,从两耳边下降,经鼻侧、咽喉,而后在两乳间汇合,沿胸腹正中又流入下腹中去。

  这一圈走完,正是一套导引术打完之时,他只觉浑身舒泰,耳聪目明,远胜之前,心知这是仙家功法奥妙。心中大喜,修炼起来更加勤奋。

  又过了两个月,到了正月快过年的时候,正是正午时分,阳光却惨淡。

  柏舟在院子习练上午的最后一遍导引术,忽觉一股热气从下腹涌出,在既定路线之内越奔越快,不能控制,又渐渐发出热意,遍体奇热无比。

  柏舟福至心灵,心知此时唯有凝神静志,一意强忍。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那股热流渐次归于丹田之内,只觉“彭”的一声,仿佛炉火点燃一般,丹田之内一股热气跳腾不休,连接着周身之内的一股热流流转不停。

  柏舟只觉浑身暖洋洋,舒适无比,又似乎觉得天地之间有什么东西与自身隐隐呼应,以至于感觉周身之内仿佛蕴含有无穷的力量一般。

  这种感觉时时刻刻存在着,以至于柏舟不得不跑去真如寺询问。

  谁知,一灯大师一见到他,便呵呵笑道:“我果然没看错你,这资质确实不错,你如今已点燃下丹田炉火,修成了元气种子,在修道界便是一阶的修为,不管到哪个门派都能进入外门了。”

  “还请大师教我更深的法门。”柏舟大喜之下,跪求一灯大师道。

  “哎,我不过是个野狐禅,岂能误了你大好前程?此去西南三千里的五指山便是天一教下院所在,你可前去拜师。”一灯大师笑道。

  柏舟深知一灯大师脾气,他这般说便是不肯教授自己,当下也不强求,只道:“小子将来若有成就,绝不敢忘了大师教导之恩。”

  一灯大师笑道:“我与你有缘,稍加引导而已,也不求你回报,只是,你将来出去,若有事端,不要牵扯出我,坏了我的清修便好。”

  柏舟道:“绝不敢说是大师传授的法门,我只说是胡乱得来的经书,就自练成了。”

  一灯大师道;“倒也不必,这小花山后山大瀑布下隐有一穴,其中洞壁上便刻有这套导引术,你只如此回答即可。”

  “那便如此罢。我此去五指山,大师可否指点一番?”柏舟答应下来,不忘再三请教。

  一灯大师笑道:“你行事倒也是谨慎、周全。我便捡些重要的与你分说。修道界里普通修道人分九阶,九阶之上便是神仙一流,这些你将来当能一一知晓,便不细说。再说修道四要,乃是法财侣地,功法第一,财宝其次,朋侣第三,最末是修道之地,要想修道有成,这四者缺一不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