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杀出血路(五)
手把炮弹送进大炮炮膛并锁上炮闩后,炮兵们都退了开来蹲在地上双手捂耳朵,而瞄准手则用一条长绳一头绑在开炮的拉杆上,一头握在手里,瞄准手也退开几步半蹲着用力一拉绳索,并迅速捂住耳朵。

  教导队炮排阵地中的大炮终于射出了第一枚炮弹,随着大炮的轰鸣炮弹发射地时候附近地地面整个颤动了一下,大炮的后坐力通过大架传到助锄又传到了地下,虽然是这样但炮弹发射时地后坐力及气浪,还是把地面上的泥土扬了起来,弥漫在炮阵地上周围。(这是大口径火炮发射时的扬土现象,通常侦察兵就是靠听炮声及看扬土情况来判断地方的炮阵地所在位置的。)

  “再发射两发。”在大炮初发炮弹后,炮长又命令炮班中的士兵再装填炮弹发射。

  “轰轰”“停”当一号炮连续发射了三发炮弹后,伊万上士手中的小红旗挥了下来,下达了暂停射击的命令,然后又使用无线电台向上级报告:“报告团部,教导队炮排刚才按照指示的方向坐标,发射了三发基准炮弹,请提供修正数据。”

  “炮火向前延伸三十米,向右调整50米。”过了一会儿,炮兵主任在得到火线上侦察兵的报告后,才向伊万上士给出了炮火修正数据。

  “一号炮注意,炮火修正操作,向右008,高低微调加0.3。”伊万上士根据上级提供的修正数据,很快就计算出具体的火炮标尺应该修正的度数,手中的小红旗再次举起,向一号炮下达战术命令,“二号装药准备,二十发常规发射。”一门30型122mm榴弹炮密集发射是每分钟6发,而常规发射是每分钟4发,上级要求实施火力压制5分钟,也就是要连续发射二十发炮弹。

  “轰、轰、轰”一号炮炮班的苏军士兵按部就班地操作30型122mm榴弹,每隔十多秒炮弹就一发又一发地向距离炮阵地六公里外的封锁线上德军部队所在的坐标上射去。虽然自是一门122mm榴弹炮所实施的持续炮火压制,不过炮弹对于步兵的杀伤威力却是巨大的,那些原本想快速冲锋靠近公路,并使用单兵反坦克武器攻击苏军坦克车辆队伍的德军伞兵,在二十发榴弹炮炮弹的打击下,不得不纷纷卧倒在公路的旁边,再加上苏军轻型坦克炮的炮火,德军伞兵的冲锋拦截被暂时压制住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分钟火炮压制,但是却为苏军的车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教导队炮排的掩护下,第203坦克团所属炮连也顺利地通过了封锁线,并在教导队炮排后500米的公路两旁,开始着手展开炮兵连阵地。

  “同志们,根据上级的指示,我们必须在这里再坚持十五分钟。”在顺利实施了五分钟的炮火压制后,伊万上士再次同团部联系,得到的指示是坚守阵地十五分钟,为第203坦克团整个车队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在必要的时候提供炮火掩护。(或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不命令教导队炮排持续炮击?这是因为如果持续炮击,很容易会暴露炮阵地,敌人就会对炮阵地进行攻击,况且虽然经过了弹药补给,但是谁也不知道下次弹药补给是什么时候。)

  在教导队实施炮火压制的五分种内,教导队的几辆重型v-坦克也加速在公路上冲了上来,对敌人的封锁线实施了强有力的坦克炮火射击。这个时候的德军单兵反坦克武器还不能够对付苏军的重型坦克,冲锋上来的德军伞兵不得不有匍匐着向后撤退。运送着苏军士兵的其他卡车和运载着辎重物资及伤兵的马车也就趁这个时候一一通过敌人的封锁线。

  “咕咕”在实施完炮火压制后不久,教导队炮阵地又恢复了宁静,在黑夜中由于大炮上罩上了伪装网,如果不是近距离观察,是难以发行炮阵地的。就在这时在小树林里爬在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