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纷乱
>   可那时,文臣势力已经膨胀到了极点,勋贵势力又堕落腐化,哪怕有皇帝的支持,也无法与文官势力分庭抗礼。

  随着立太子一事,由于文官集团集体反抗,使皇帝无法乾纲独断,导致皇权和文官集团的矛盾更深,皇帝打压文臣的心思,愈加坚定起来。

  可皇帝年纪大了,前怕狼、后怕虎的,手段自然很软,再加上勋贵集团的不成器,所以僵持了数年,也没有达到目的。

  “哎!”

  看着龙书案前,摆放着满满登登弹劾两国公的奏折,皇帝发出了一声叹息。

  “陛下,这些文官越来越放肆了!”

  皇帝身边的李直,马上趁机打小报告。

  “他们是拿准了,朕不敢大开杀戒!”皇帝恨恨的说了一句。

  “内厂愿意成为陛下手中的刀,只要陛下下旨,奴婢马上收拾他们!”

  内厂是司礼监直属的特务机构,和明朝时期的东厂差不多,只是没有东厂势大。

  皇帝闻言犹豫了一下,可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弹劾两国公之事,顿时僵持下来,皇帝文官互不相让。

  朝堂的纷乱与贺元盛无关,这种大事也波及不到贺元盛,哪怕小德子之前的提醒,说有朝臣记了锦衣卫一笔,现在也没爆发出来。

  可永宁侯府内,却发生了一件让贺元盛担忧的事。

  在薛氏心心念念之下,贺倾萱终于从宫内传下口信,让史氏放母亲出来。

  现在的贺倾萱,哪怕在宫内的地位不高,也不怎么受宠,可还是永宁侯府的靠山。

  因为贺倾萱的背后,站着皇帝的宠妃郑氏!

  当今皇后早已仙逝,郑氏为贵妃,可谓是后宫之内第一人。

  郑氏的儿子,就是皇帝属意的储君人选、福王季昌祚。

  靠着这两个人,哪怕贺倾萱地位不高,也能在后宫之中站稳脚跟,永宁侯府也能在勋贵势力中,保有最后的脸面。

  毕竟在皇帝的示意下,勋贵集团都在支持福王,大家算是自己人!

  也因为如此,永宁侯府在贺倾萱身上,花了海量的银钱,才导致侯府财政入不敷出,越来越拮据。

  贺倾萱说话了,史氏自然不会反对,贺静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是二房的事。

  贺政到是有些不愿,可他一介白身,膝下还仅有一子一女,皆为薛氏所出。

  考虑到儿子的面子,还有女儿的压力,贺政终于妥协了。

  就这样,薛氏从佛堂中走了出来。

  由于之前做下的恶事暴露出来,薛氏的年纪也不小了,所以不得贺政待见,两个人连点面子情都没有。

  再加上贺政的小妾,频频给薛氏上眼药,导致这个二房当家夫人,经常受到贺政训斥。

  若非有一双子女傍身,恐怕薛氏再侯府之中,几乎无立足之地。

  不过薛氏的娘家给力,一双子女得宠的得宠,出息的出息,又有大笔金钱收买下人,很快收拾了挑衅的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