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离开
�拼命地向上托起车窗,一个个往里钻,李和就是这样上的车。

  上车之后找到自己座位,结果被一个女孩子给占着了,直接从口袋掏出票,递到女孩子眼前。

  女孩子一愣,娇气的说道,“哥们,能不能发扬下下风格哈,你看我一个女孩子,腿都酸了“,

  李和没吱声,又把票在女孩子眼前晃荡了两下。

  女孩子气嘟嘟的,跺了下脚,站起来,小声咕噜,”是不是男人,一点不知道谦让“。

  李和一屁股坐下,靠在倚靠上,鸟都没鸟这人,我又不是你亲爹,没必要惯着你。

  包也不大,李和就直接抱在手里,这里可是装着全部身家,可不敢随意乱放,带了3000块钱,丢了可就喝了西北方,再找家里要,可没有异地转账。

  女孩子上面穿着的确良绿色衫,下面套着黑色松紧裤,最时髦不过的打扮了,同款锥子脸,白白净净,齐肩发,倒是蛮秀气,看到李和不搭理她,就只的在过道扶着倚靠站着了,恼的不要不要的,她走到哪里,自信都有杀伤力的,特别这种农村来的小年轻,结果来了个愣头青。

  女孩子就这样站在过道上,直勾勾的瞪着李和。

  李和觉着这姑娘脑子有坑,随着越来越开放,这种带坑坑的苏玛丽往后真的会越来越多,给他做孙女他都嫌弃小,他可是见识过大保健,身心健康汉子。

  他就啥都不想了,直接朝窗外看了,火车没空调,车厢空气也流通差,烟味、脚臭味,那个酸爽是无法形容,就要靠窗口这点风了。

  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到了就好了。

  ——用“况且”造句。

  ——火车开过来了,况且况且况且。

  火车开动的时候李和想到了这个笑话,不由得自己憋不住噗嗤笑了。

  李和倒是迷迷糊糊的想睡会,奈何太吵,过道里有蹲地下打牌的,有座位上砌墙码长城的,一会扣二饼,一会幺鸡,一会叫胡的,小孩子不时还会练练嗓子。

  也许是因为无聊,或者纯粹好奇,女孩子反倒找李和搭起了话,“喂,你去哪的“。

  李和抬头看了眼,懒懒的答道,”跟你一个地“

  女孩子好奇的说道,“你怎么知道我去哪的?我又没告诉过你”

  李和指了指女孩子的胸前,明晃晃的校徽,估计也是做给瞎子看,因为真心没几个人认识。

  一入学,每个学生都会发一枚校徽,校徽是大学生身份的标志,不像后来,戴校徽显得很俗气,没有人戴它。

  这会的大学里,人人胸前都别着一枚校徽,这个让别人羡慕的徽章往往会引来异样的目光,让一些大学生们趾高气扬。浅薄之徒在公共场合也喜欢炫耀自己的大学生身份。

  李和记得有一次跟同学做公车,有一个就不断大声地提到“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大学生”之类的话头,引得前面的乘客频频回头,这让李和和另一位同学恨不能找一个地道躲起来。

  极个别的胸前还挂着几枚,比如校徽,三好学生证,团徽。

  也许是年代特色,有的人胸前总会挂些东西,比如别针,钢笔,奖章,甚至钥匙扣,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