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章 浩瀚大洋
��操作撒下海里,阵势很大。一忽儿,就要起网了。菘山很紧张,他知道这里就是他当年捕大鱼的东京湾外海,鱼可多了。不一时,网起处,大小鱼儿就装了半鱼舱,最大的一条有200多斤。撒网收网整个过程大约2个小时。可把崧山喜花了眼。只见皮带机又将鱼传输到了加工舱。电子秤上显示:这一网鱼1万8千3百公斤,将被渔船上的各类机械分类加工成鱼片、鱼段、鱼糜,鱼粉等半成品。渔轮上备有洗鱼机、鱼片机、剖切机、去皮机、采肉机、鱼粉机等多种鱼类处理和加工机械。鱼类加工成半成品后就卖给渔业分公司,平均每公斤售价1亚元。三牯牛道:“渔轮每艘无息贷款额为500万元。按渔轮每年工作10个月,平均每天捕鱼5万公斤计算,两年后还完货款,这10艘渔轮就真正属于大舅公司的了,还可以抵押贷款再扩大规模。不过,这种先进的渔轮只能到公海大型渔场捕鱼才行达到规模效应,要不然沿海和近海的鱼不久就会被一扫而光的。”

  崧山是个海上打鱼的积年惯家子,看着看着就自来熟了。他听女婿说那雷达屏上白花花的一片就是鱼群,又有人报出了距离和深度,心道:“这可比过去靠估摸着下网可靠多了。”他去到驾驶室接过了大儿子伟男的舵盘,道:“我来指挥操作,再驶近一点,单拖下网!”第二网又打起来8千多公斤鱼。陈豹敬佩地道:“外公,您真能!”崧山道:“豹儿,你大舅公司的这些渔船真不错,太先进了。一艘渔轮一天就要当我一年打的鱼。可船是政府贷款置下的,还得要尽快多多打鱼还款才是。往后呀,咱家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再也不用你爹妈寄钱来补贴了。”说罢,就惬意地哼起了拉网小调:

  “依……呀……嗨!

  兰索兰,索兰,兰索兰,索兰,

  嗨!嗨!

  聆听那海哭声声在歌唱呀歌唱,

  勇敢的渔民爱海洋,爱海洋。

  呀萨嘿!哼尼亚!萨喏,多宽咻!

  哦~~~多宽咻!多宽咻!

  “依……呀……嗨!

  兰索兰,索兰,兰索兰,索兰,

  嗨!嗨!

  六十五的男子汉呀志气高呀胆量壮,

  乘风破浪向海洋,向海洋。

  呀萨嘿!哼尼亚!萨喏,多宽咻!

  哦~~~多宽咻!多宽咻!”

  陈豹打小就听妈妈哼唱这支小曲儿,他深受外公感染,就跟着唱了起来,只是后段唱成了“十九岁的男子汉……乘风破浪向海洋”。陈瑶则在驾驶室的舷栏上静心地画着捕鱼的场面。陈佳永在渔轮上的厨房里忙开了,丈母娘和佳子还有陈琦为他打着下手,兴致高昂地做着几个华夏鱼菜。陈琦高兴地道:“外婆,我从小就爱吃爸做的饭菜,可就是没有吃上过几次,这回我可赶上了!”夕阳西沉之际,佳子到驾驶室道:“哥,通知大家,该吃晚饭了。”明亮宽敞的渔轮小餐厅里,空调送着徐徐的凉风,让人精神为之一爽。佳子为父亲盛了饭,道:“其他30多名员工都在大餐厅里吃饭呢,菜和酒都是一样的。各条渔轮上也是一样。饭菜是妈妈主持做的,我和琦儿只是帮夫君做了几个华夏特色菜。这是夫君特地下厨做的华夏红烧鱼、溜鱼肚、清蒸蟹、醉虾和鱼丸汤,请您先尝尝。”崧山感动和感慨不已,许多年来,他出海打鱼时大都是蹲在狭窄的船舱里吃着冷饭团和腌酸菜,连一条小鱼都舍不得吃,更何曾有过这样舒适的用餐环境。他感动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