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军工建设(1)
��先进的教材呀!他们二人怪怪地瞧着陈佳永,心里又大大地激动了一把。

  陈佳永对他们说:咱们现在人手不够,我们既要当设计师,又要当教师、还要当工人!查尔斯和汤姆连连称是,如获至宝地拿着手里的资料忙去了。

  下午,当铁炉里一块烧红的约20公斤的熟铁被两名铁匠夹上了蒸汽锤的砧子上后,陈佳永亲自操作锻打,经两次淬火后,终于锻造出了一根1.5米的大车轴毛坯。他擦擦汗对众人说:我们虽然还没有先进的炼钢设备,但我们还是可以小批量的做出好的钢铁材料来。这样锻造出来的车轴,是人工锻打所不能比拟的,这主要是改变了铁质的内部结构,上车床加工出来后,实际上就是一根很好的钢轴了,强度和使用寿命是一般铁轴的5倍以上。钢钎、锤、刀具、和许多钢部件都可以这样锻打制造出来。

  铁匠们都惊呆了:每分钟120次的重锤,将这20公斤的铁块两次锻火锤打,仅30分钟就锤打出了一根大车轴,若用人工需两人锤打一整天才行。机械的威力太大了!

  两小时以后,陈佳永让汤姆操作车床切削车轴,半小时后,一根大车轴就加工完成了。铁匠们抚摸着笔直光滑的大车轴感慨不已:连续锻造和车削,制出一根大车轴只需要两小时,但用人工则需要4天,而且是根本赶不上车削的精度的。

  接下来几天,陈佳永根据气化炉的原理,改进了蒸汽机的加热结构,所使用的燃料少用了三分之一,而且是用一般柴草即可。

  一个多月里,虎崖集聚的能工巧匠,已达到了60余人。他们的学习和求知欲大大超过了陈佳永和冯吉的预期。铁工厂和木工厂大体都搬上了虎崖。偏崖与虎崖的马车道己修通,每天都有5辆大车不停地上下运送物资。偏崖工业生产的重心,也移到了虎崖。

  陈佳永每天下车间半天,和查尔斯、汤姆各带3个徒弟工作3小时。半天整理资料和教材。晚上讲1小时的课。各种设计方案和图纸由陈佳永做出,查尔斯负责实施研制;汤姆则负责批量生产。

  两个月后,成果渐渐出来了:1、制成大车轴30根,大车10辆;2、试制出各式节能汽化炉300只;3、铸造出节能铁锅、鼎罐等1000口,以及大批铁制农具和生活用品,质量上了档次,产量翻了10倍……

  产量的增加只能说生产能力的提高。机械和动力才是质的进步。半个月后,厂里又群策群力,研制出了蒸汽机。核心是突破了汽缸活塞制造的关键技术。在后世,蒸汽机早已淘汰,但在当时,可了不得。

  厂里好在有三部车床和其他几台机床,用它们和陈佳永后世的技术资料,抓紧进行了工作母机的“克隆”和制造,一下子就用去了詹姆士倾力炼出来的所有精铁、铜、锡、锌等有色金属10余吨,还有大队部驮马商队从芒市、八莫、甚至去密支那搞来的缺口物资如矽钢、铜材、电缆电线、橡胶、电工胶木板、漆包线、电瓷瓶等20余吨,耗去了大半偏崖商队的利润。

  兵工厂又造出了蒸汽机,相配套的额定发电功率30千瓦的发电机也制造出来了。若当时从面外购置,每套需5万大洋,由于自已己生产了大量部件,价格约只有外购的十分之一。厂里还对蒸汽机进行了改进,燃料不限,每小时耗木材约10公斤,柴草约30公斤,比柴油机节省多了。但是它噪音大、有烟雾。所以厂里只试制了20台,10台用于四轮车,每辆车可载6000公斤,每公里燃料消耗(煤炭1公斤),木柴5公斤、柴草10公斤。时速35公里。在有公路的地上,这一辆蒸汽车,可当3辆载重2000公斤的马车。而消耗只有马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