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630 自由即奴役
br />
  而且,这些家属们也不是为了战争而被带来的,他们前来的意义,也不过是对这些政治犯进行“再教育”而已。

  ……

  “我不可能和魔王同流合污。我坚决不会,你实在是太小看武士的决心了。就算是遇到了这种阶下囚的情况,我也只是会选择杀死自己妻儿之后自杀,身为武士的家人,有这种决心是肯定的!”

  诚然,预想当中的问题出现了,作为一个完美的战争机器而言。是不应该拥有太多感情的——所以,日本的武士道从一开始就为了那种问题而做好了对策。武士就是这样子的家伙,或许说欧洲的骑士同行们会因为自己的家人被捕捉而觉得困扰甚至是放下武器,但是对于日本武士来说则并非如此。

  每一个武士之家的女儿都做好了丈夫在战争时期把自己当成人质的觉悟,也做好了丈夫将会弃自己于不顾的觉悟。如果说能够为了丈夫的功业而死,这些女子都不会有任何怨言,而对于这种棘手的敌人,一味的只是威胁根本是不可能达成效果的。

  而真正的教育方式,就是出卖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将人和人,人和家庭之间的羁绊破坏的荡然无存。

  在日本传统中,女性再嫁并不是什么值得诟病的行为,其实一直以来在靖康之难之前,中国也对于女性再嫁这一事实并没有太多的反感——原因的话,应该是受限于社会生产力,寡妇很难在自己的丈夫去世之后抚养子女的必然选择。而在战国更加是这样,哪怕委身于曾经的敌人也要让自己的儿女有机会存活下去,这种委曲求全甚至是被当成美德来对待的。

  而破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中下手就可以了。

  讲到庄周的故事的话,其中有一段是让人记忆颇为深刻的,讲的是庄周和其妻子田氏的故事。

  庄周云游,师从老子学习南华经而三年不归,回到家乡之前,见一个妇人手执蒲扇对着坟头的土不停的扇,而问其原因的话,那个妇人是这样回答的。

  “我和丈夫在世的时候,关系良好,夫妻感情和睦,所以丈夫去世了之前和我约定,在他的坟头未干之前不能改嫁,但是我最近和另外一个公子有了感情,所以也只能这样来保证不会违背约定了。”

  于是,被称为南华真人的庄周也顺手帮了这个心急的小妇人一把,接着回到家和夫人田氏说起了这件事情,接着作为夫人的田氏当然是指责了那个小妇人,并且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是绝对不会这样子做的。

  庄周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接着,数天之后,庄周暴病而死,不就之后,一位英俊的公子就自称是庄周的徒弟,名为楚王孙的家伙来到草舍,说是要为了庄周守灵。

  一方是丈夫远游三年守了活寡之后又成了真寡妇的年轻貌美女子,一方则是年轻英俊的贵族子弟,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情理当中的,或者说,是喜闻乐见的。

  为了和楚王孙成亲,田氏先是把庄周的棺材移到了杂物室,接着楚王孙自称身患一种不吃人脑髓就无法医治的病,苦求田氏拯救,于是,田氏很快忘记了和那个自己信誓旦旦承诺了不会改嫁的庄子,拿起了斧头想要劈开庄周的棺材还有天灵盖。

  接着,楚王孙也好,身死的庄周也好,只不过是南华真人的把戏而已,在烟雾散尽之后,庄周仍是庄周,而田氏也才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背叛了自己的承诺,于是自缢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