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各有手段
也不会被你爹都抄了去。待你出嫁时陪送了去,连王妃都比得,一个秋侧妃算什么!”
段四也变了脸:“娘,我跟你讲,这里面绝对有段三那个小贱人的事儿,不然怎么余府好端端的上门来?”
刘氏一愣,疑惑道:“不会吧?余府是为了跟武宁侯府的亲事才…”
“哎呀,娘——”段四不满的扭了扭身子:“她跟余府什么关系?跟武宁侯府的丫头又是什么关系?她那个小崽子不是认了干亲?再说了,若她老老实实在府里呆着,不出门半步,余家人哪还会记得她?更不会想起什么劳什子玉佩。”
刘氏恍然,深觉女儿说的有道理。母女两个又一起咒骂起杨念慈,浑然忘了当初杨念慈是怎么出的相府。
段四又催:“娘,您可帮帮女儿呀?”
刘氏叹气:“现在你爹查的严了,虽然公库的钥匙还在娘手里,可每月都有人进去对着册子清点。你说娘有什么办法?”
段四皱眉,深思,目光飘向窗台,正好看见一对青花花瓶,里面插着月季花。眼前一亮,拍手叫道:“有了。”
刘氏看她。
段四捂着嘴笑道:“娘,爹只是查公库,外面可没查呢。”伸手指了指窗台:“若是这对花瓶不小心打了去,娘当然得换一对,谁还能说什么。”
刘氏听懂了女儿的意思,想想觉得是个办法,可以试一试。
段四又嘱咐了句:“娘,您可得拣值钱的来弄。不然——”
刘氏拍她的手:“娘连这个都不懂吗?你只管放心。”伸着脖子看外面并没有人,从衣柜里翻出个小匣子来。
“来,这个给你。原本你上次说要回来,娘就准备好了的。可你走的急,没机会给你。你这次正好带上。”
段四接过打开一看,是几张银票,最上面的一张是五百两。还有几件精美贵重的首饰。
“娘,你又攒了私房?”
娘可真厉害,这才几日啊。
刘氏横她一眼:“当你爹是吃素的呢。这是以前,娘随手放在外面的,自己都忘了去,更没被你爹发现。你拿着花用。”
段四感动满满,红了眼圈伏在刘氏怀里低低哭了出来。
刘氏怜爱的抚着她的头发,妾室不好当啊,没事儿,只要会忍会谋划,一样能像自己般最终做到那个位置上。
刘氏眼里闪过一道狠光,为了女儿,她什么都能做!
所谓众志成城,有了朝野内外的各路支持,很快,钱粮等物源源不断的运往灾区。只是南边的道路很多有了损毁,运粮怕是要耽搁些时日。但朝廷的赈灾文书飞快的下传了过去,失去家园的老百姓总算有个盼头。
上一世时,被人为刻意按压的洪灾消息,这一世在杨念慈有心提醒、段相的积极运筹、还有些人的暗地里关注下,灾情及时传到了京里。皇帝也没有如上一世一般被迟缓的重大灾情气得大病一场,朝廷手忙脚乱,江南百姓民怨载道后来更是几万灾民涌往京城方向。一切都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迅速进行着。
皇帝为了防止赈灾钱粮下发的过程中被人贪墨,还派了钦差大臣持尚方宝剑随行。
&em
段四也变了脸:“娘,我跟你讲,这里面绝对有段三那个小贱人的事儿,不然怎么余府好端端的上门来?”
刘氏一愣,疑惑道:“不会吧?余府是为了跟武宁侯府的亲事才…”
“哎呀,娘——”段四不满的扭了扭身子:“她跟余府什么关系?跟武宁侯府的丫头又是什么关系?她那个小崽子不是认了干亲?再说了,若她老老实实在府里呆着,不出门半步,余家人哪还会记得她?更不会想起什么劳什子玉佩。”
刘氏恍然,深觉女儿说的有道理。母女两个又一起咒骂起杨念慈,浑然忘了当初杨念慈是怎么出的相府。
段四又催:“娘,您可帮帮女儿呀?”
刘氏叹气:“现在你爹查的严了,虽然公库的钥匙还在娘手里,可每月都有人进去对着册子清点。你说娘有什么办法?”
段四皱眉,深思,目光飘向窗台,正好看见一对青花花瓶,里面插着月季花。眼前一亮,拍手叫道:“有了。”
刘氏看她。
段四捂着嘴笑道:“娘,爹只是查公库,外面可没查呢。”伸手指了指窗台:“若是这对花瓶不小心打了去,娘当然得换一对,谁还能说什么。”
刘氏听懂了女儿的意思,想想觉得是个办法,可以试一试。
段四又嘱咐了句:“娘,您可得拣值钱的来弄。不然——”
刘氏拍她的手:“娘连这个都不懂吗?你只管放心。”伸着脖子看外面并没有人,从衣柜里翻出个小匣子来。
“来,这个给你。原本你上次说要回来,娘就准备好了的。可你走的急,没机会给你。你这次正好带上。”
段四接过打开一看,是几张银票,最上面的一张是五百两。还有几件精美贵重的首饰。
“娘,你又攒了私房?”
娘可真厉害,这才几日啊。
刘氏横她一眼:“当你爹是吃素的呢。这是以前,娘随手放在外面的,自己都忘了去,更没被你爹发现。你拿着花用。”
段四感动满满,红了眼圈伏在刘氏怀里低低哭了出来。
刘氏怜爱的抚着她的头发,妾室不好当啊,没事儿,只要会忍会谋划,一样能像自己般最终做到那个位置上。
刘氏眼里闪过一道狠光,为了女儿,她什么都能做!
所谓众志成城,有了朝野内外的各路支持,很快,钱粮等物源源不断的运往灾区。只是南边的道路很多有了损毁,运粮怕是要耽搁些时日。但朝廷的赈灾文书飞快的下传了过去,失去家园的老百姓总算有个盼头。
上一世时,被人为刻意按压的洪灾消息,这一世在杨念慈有心提醒、段相的积极运筹、还有些人的暗地里关注下,灾情及时传到了京里。皇帝也没有如上一世一般被迟缓的重大灾情气得大病一场,朝廷手忙脚乱,江南百姓民怨载道后来更是几万灾民涌往京城方向。一切都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迅速进行着。
皇帝为了防止赈灾钱粮下发的过程中被人贪墨,还派了钦差大臣持尚方宝剑随行。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