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分封
/>   秦赵两国做为当今天下的两大强权,在其他诸侯国内的大臣中,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燕国朝堂也概莫例外。以粟腹、荣蚠等为代表的“亲秦派”,和以將渠、乐间等为代表的“亲赵派”,是每次朝堂上的两个“永远”主角。

  在燕国与秦国所签盟国条约之前,燕国与赵国却早签有盟约。在姬康的曾祖父燕惠王登基之后,由于燕惠王太能“折腾”,引起赵国的强烈不满,燕赵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

  在相国公孙操弑君后,扶持姬康的祖父武成王登基,秦国见缝插针,给武成王很多帮助,两国联姻,姬嬴氏嫁给了燕国的太子,更引起赵国不满,差点派兵把武成王从宝座上“拽下来”。

  最后在燕相公孙操和赵国上卿蔺相如的斡旋下,让燕太子也娶了姬康的母亲,两国关系才稳定下来。因此,姬康和母亲,不受燕王和太子的“待见”,是有历史原因的。

  燕秦两国在签订盟约时,將渠、乐间等“亲赵派”大臣,考虑到盟约还是对燕国有好处的,并不影响燕国和赵国的关系,并没有阻拦燕秦两国盟约的签订。而今年燕秦签订的攻赵秘约,仅燕王和公孙操、粟腹等少数人知道,而这些“亲赵派”大臣都毫无所知。

  坐在大殿之上的燕武成王一脸憔悴,打着哈欠。

  看着殿前泾渭分明的两拨大臣,就象木偶戏里戏子一样,为他们各自的集团利益争吵不休。

  一个留着几缕长须的中年大臣,正在慷慨激昂:

  “现我燕秦两国,早已签约结为盟国。而秦强我弱,我燕国依赖之处颇多。为两国之友好,秦王要求我国派人前往秦国为质,也是两国盟约友好下去的关键。现有王孙公子康,聪慧过人,前往秦国为质,恰为题中之意,请大王定夺。”

  “大王,长大夫粟腹此言欠妥,现有王孙公子喜,为秦王嬴稷外孙,如让公子喜前去秦国为质,不是亲上加亲,更为合适!”

  满头白发的长大夫將渠,对武成王躬身说道。

  “大王,让公子康前往秦国为质,此乃秦王亲自所提,怎能按亲属远近来分,將渠大人此言欠妥。”

  高阳君荣蚠站出来说道。

  ……

  “大胆,无论公子喜还是公子姬康,身份何当尊贵,怎能单方到秦国为质?”

  “想秦之先祖,不过为我姬家牵马之人,如今却让我姬家子孙,主动单方前往其家为质,我等姬家子孙愧对先祖呀!”。

  一个白发苍苍,明显是姬家宗亲的大臣,跳起来捶胸顿足、放声大哭。

  ……

  朝堂上顿时喧哗起来,两帮大臣互为攻讦。

  精神疲倦的武成王叹了口气,眼神飘向朝堂的左侧看了看。

  看到站在左侧最上,所有官员之首的相国公孙操,正闭着眼睛,仿佛睡着一样。

  武成王无奈,只能“咳咳”两声,转向公孙操问道:

  “公孙相国,你看此事如何解决呀?”

  朝堂上的喧哗顿时停了下来,正在争吵的两帮大臣也一起看向了公孙操。

  公孙操缓缓睁开了眼睛,看看两帮争吵大臣的期待目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