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高考
msp; 不过有一道判断题杨光可以肯定张静做错了。

  这道判断题考点是判断一个近代文豪的笔名和真名是否匹配。

  因为其兄弟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两人的真名只有一字之差,所以容易混淆,这个判断题的笔名是这个大文豪的,但是真名却是其弟弟的。

  张静判断这道题是正确的,实际这道题应是判其错误。

  杨光自己当然是判其错误了,不过因为是考场也没办法提醒张静。

  中间还发生一个小插曲。

  不知道哪里来的个sb年轻工作人员,见小飞站在法桐的树枝上,有些不顺眼,拿一竹竿试图把小飞驱赶走。

  杨光早有预案,马上命令小飞凄厉的叫了起来,引的附近的几个考场的学生都侧目。

  马上跑了一个中间秃顶男人,佩戴着总巡考官的牌子,应该是教育局的官员,毫不客气的一巴掌甩到那年轻人的脸上。

  我的个天,高考多大的事情啊。

  要知道为了高考,公安局把附近方圆几里的路都封闭了,不允许任何机动车过往,就是害怕影响学生考试的注意力。要是知道那年轻工作人员影响了自己孩子考试,外面的家长不吃了他。

  小飞继续扒在树枝上纹丝不动。

  剩下的题目也是这样,两人一样的当然没问题,没有把握的按张静的,有把握当然按自己的。

  最后只剩下作文了,而且作文又不能抄,杨光收起法术,令小飞自己寻食去了。

  杨光自己因为没事也喜欢书,所以作文并不差。

  现在杨光几乎可以肯定自己的语文成绩能超过张静。

  考完之后,因为长时间的使用法术,把杨光累的头晕脑胀,而且饥肠辘辘。

  中午的饭量又让一帮同学惊呼是猪。

  下午是英语,继续令小飞站岗。

  因为英语学的不好,所以也懒的做了,直接照抄张静的,不过为了避免“雷同卷”会判零分,故意找了一道分值不高的题目做的跟张静不一样。

  第二天数学,还是照抄,不过跟英语一样,故意找了一道分值不高的题目做的跟张静不一样。

  最后一门是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卷,杨光现在记忆力非常好,所以这也算强项,加上对张静考卷的参考。杨光有把握超过张静的分数。

  不过张静不亏是牢牢把握县一中文班第一的人,杨光估计综合卷自己也就是比他多个一两分,语文不知道因为作文不确定。数学和英语应该比她差一点,因为毕竟是抄她的,而且又故意做错了两道题目。

  高考结束了。

  考完第一个件事情,不是去找林馨或休息,而是先过去张静打了招呼,并且希望改天请她吃饭。

  弄得张静有些摸不到头脑,因为第一次有男生请她吃饭,倒弄得她面红耳赤。

  随即,去找了林馨,因为两人不在一个考场。

  林馨感觉自己应该能考到640分以上,毕竟考前一个多月没再学校,不然可能回更好,比张静应该也不逞多让。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