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战后,无论是战败的商业都市联盟还是战胜的海港同盟都意识到了组建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不过缺乏统一行政组织体系的商业城市是无法维持一支常备军的,因此,职业性出售战争技艺的佣兵团得以依附各商业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平时他们维持城市治安,受雇护卫商队运输,战时接受市议会指挥,保卫城市或者入侵掠夺。

  自第一次“两盟之战”后,双方又爆发过三次大战,战争的结果是各有胜负,谁也没捞到什么好处,不过佣兵集团的格局却建立起来了。从规模上说,佣兵集团可划分大、中、小三类。

  大型佣兵团指人数超过四万的佣兵团,其中商业都市联盟五个:惊雷、血剑、雄鹰、擒龙、连捷,海港同盟四个:飓风、巨斧、黑沙、擎天。以大型城市为主要基地,护卫数个至数十个城市,分支繁多,组织严密,以商业城市支付的城防费为主要收入来源,是“二盟”防卫力量的支柱。

  中型佣兵团人数在千人以上两万人以下,数目近百,一般护卫一个中型城市,也有较大的团护卫一个大型城市或几个中型城市的,收入除城防费外,护卫商队或受雇参战也是很重要的收入补充。

  小型佣兵团人数从几十到近千不等,数目多如牛毛,从来没人统计过,其生存方式也千奇百怪,有的保护小城、城镇甚至大的村庄,有的游走四方保镖护运,有的专门接受战争雇佣,哪儿打仗哪儿有我,还有些直接就蜕变为盗贼团、抢劫集团。

  洛瓦城是联盟中最先尝到城破滋味的城市,在第一次“两盟之战”中躺在塞尔与詹鲁联军的铁蹄下呻吟,用巨大代价赎回城市后,当地的商人花费更大的代价建起了一座极为坚固的纯石料城堡,并请来了最为悍勇的擒龙佣兵团驻守。

  不过,洛瓦城最出名的既不是坚固的城防和悍勇的佣兵,也不是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经济,而是它的角斗士。

  享有“格斗之王”美誉的洛瓦角斗士拥有很高的声望,甚至有自由民自愿成为角斗士以获取名声与金钱。自重建时代起,当地商人议会就有意培养凶猛血腥的民风,城中有大大小小的角斗学校和角斗团近百个,可容纳四万人的大竞技场几乎每天都有角斗表演。

  乱世中弃文好武是贵族王公的价值取向,请来著名的洛瓦角斗士,既是门票的保证,又能给贵族们颜面添光,因此角斗士就成为了洛瓦城的一项重要娱乐出口产业。产业化的结果是对角斗士的训练更加全面化、系统化,格斗方式花样百出,让观众充分享受血腥与暴力的刺激。

  胡里奥和丹西这对年龄差异巨大的父子俩交完入城税后,走入了洛瓦城坚固的城池,扑面而来的是繁华与血腥交织的气息。除小贩的吆喝声外,墙上贴满角斗表演海报,孩童散发着角斗学校的招生广告,街上的民众评论著角斗表演和相关的赔率与下注对象。

  老人找了主街上一个空位置,铺开自己要出售的猎物,和丹西一起静静地等待买主的问津。熊是力量的象征,对于好武的人而言,买张熊皮做衣服或装饰能带来好运,尽管一老一小一声也不吆喝,街上的行人却纷纷驻足,询价砍价,生意相当火爆。

  小丹西帮着老人报价、还价、收钱、找钱,忙的不亦乐乎。这时,一个四十来岁的高大的远东人挤进了人群,吸引了小丹西的注意。

  远东人一般较当地人矮小,但此人却十分高大,高出周围众人一头不止,黄皮肤、黑头发,两道剑眉下的黑眼睛射出深邃的亮芒,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