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投资公司
��,因此乔宇才将众人都约到一起。
“诸位想必大家已经看到了纺织厂的生产情况,我要说的是这只是第一期工程,很快第二批六百台机器就要运到,纺织厂的生产能力能够提升四五倍以上,保守估计曰后一年就能够生产五百万匹以上。
而且利民纺织厂的工作效率远远超过江浙的那些工厂,甚至有可能更高,我说这些不是想和大家炫耀,而是想和大家分享这笔利润!”
乔宇这么一说,在场的众人顿时就是大惊,大家以为乔宇将大家请来,不过是商量布匹销售,或是拆借点银子,大家都看出纺织厂就是下金蛋的鸡,不过羡慕没用,那是乔白两家的,但是乔宇此话一出口,就吓住了众人,首饰楼的王贵率先反应过来。
颇为玩味的笑道:“乔先生,您可别拿我们大家寻开心啊,您的工厂赚钱不假,我们羡慕也不假,可是大家都是商人,您难道还要给我们送银子不成?这不是消遣人呢!”
“王老板,您还真说对了,我已经和舅舅商量了,他让出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我让出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总计是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卖给大家,另外我想说的就是大家已经看到了机器的好处吧,接下来我计划办更多的厂子,大家完全可以参与进来,有钱大家一起赚,说实话我在外国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咱们的工业实在是太落后了,而工业之中的财富也太惊人了,咱们投资工业对国家,对自己都是好处巨大,但是毕竟咱们起步晚,底子薄,而且政斧又软弱无能,大家只有联合起来,有钱一起赚,有事一起担,我们要和洋人竞争,将利润拿到自己的手中来,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这些商人早就透漏出对实业的兴趣,之所以观望就是担心风险,一听乔宇的话也都陷入沉思之中,他们当然知道那些洋商又多赚钱,只是自己没有那个勇气而已,乔宇提出的这个提议大家很快就想通了,无非就是买了纺织厂的股份就和乔宇绑在了一起,然后大家在联合投资别的工厂,有钱大家一起赚,俗话说人多势众,这些人联合起来,风险能够降到最低,有了乔宇指点,想必建厂也会容易很多,也就有了竞争的底气。
四海钱庄的汪东城思索半晌“乔先生气魄很大,我老汪愿意购买纺织厂的股票,也愿意和乔先生合作办厂!”汪东城这一表态,其他商人也纷纷出言支持,都愿意出钱。
很快百分之四十五的股票都被瓜分一空,其中汪东城拿到了百分之十,成为第三大股东,而王贵也拿到了百分之八,成为第四大股东,乔宇手上却多了进七十万两的现金。
其实按照利民纺织厂的规模,以及盈利能力这些股份就是百万两都不换,不过乔宇有意让利给众位商人,因此也没有过分抬价。
“诸位,我现在正在筹备一个制衣厂,一个印染厂,都是依附纺织厂的,然后办一个建材厂,生产洋灰,砖瓦,衣食住行人人都离不开,只要能做好,其中的利润绝对不少,大家有兴趣完全可以加入,要是大家有什么想要投资的项目,也可以主动提出来,各位占大头也完全可以,我一定尽全力帮忙!”
众人一听乔宇开出的条件,纷纷议论起来,对于办厂的热情越来越浓厚,王贵突然在一边插话了:“乔先生,您能够为我们着想,是天大的恩情,只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是我们一股脑办了几个工厂出来,您先帮助哪个,后帮助哪个?要是几家都是想办同样的厂子,又该怎么处理呢?”
王贵这几句话问到了关键上了,怎么能保证乔宇能够一视同仁呢,而且乔宇股份多的还好,要是股份�
“诸位想必大家已经看到了纺织厂的生产情况,我要说的是这只是第一期工程,很快第二批六百台机器就要运到,纺织厂的生产能力能够提升四五倍以上,保守估计曰后一年就能够生产五百万匹以上。
而且利民纺织厂的工作效率远远超过江浙的那些工厂,甚至有可能更高,我说这些不是想和大家炫耀,而是想和大家分享这笔利润!”
乔宇这么一说,在场的众人顿时就是大惊,大家以为乔宇将大家请来,不过是商量布匹销售,或是拆借点银子,大家都看出纺织厂就是下金蛋的鸡,不过羡慕没用,那是乔白两家的,但是乔宇此话一出口,就吓住了众人,首饰楼的王贵率先反应过来。
颇为玩味的笑道:“乔先生,您可别拿我们大家寻开心啊,您的工厂赚钱不假,我们羡慕也不假,可是大家都是商人,您难道还要给我们送银子不成?这不是消遣人呢!”
“王老板,您还真说对了,我已经和舅舅商量了,他让出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我让出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总计是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卖给大家,另外我想说的就是大家已经看到了机器的好处吧,接下来我计划办更多的厂子,大家完全可以参与进来,有钱大家一起赚,说实话我在外国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咱们的工业实在是太落后了,而工业之中的财富也太惊人了,咱们投资工业对国家,对自己都是好处巨大,但是毕竟咱们起步晚,底子薄,而且政斧又软弱无能,大家只有联合起来,有钱一起赚,有事一起担,我们要和洋人竞争,将利润拿到自己的手中来,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这些商人早就透漏出对实业的兴趣,之所以观望就是担心风险,一听乔宇的话也都陷入沉思之中,他们当然知道那些洋商又多赚钱,只是自己没有那个勇气而已,乔宇提出的这个提议大家很快就想通了,无非就是买了纺织厂的股份就和乔宇绑在了一起,然后大家在联合投资别的工厂,有钱大家一起赚,俗话说人多势众,这些人联合起来,风险能够降到最低,有了乔宇指点,想必建厂也会容易很多,也就有了竞争的底气。
四海钱庄的汪东城思索半晌“乔先生气魄很大,我老汪愿意购买纺织厂的股票,也愿意和乔先生合作办厂!”汪东城这一表态,其他商人也纷纷出言支持,都愿意出钱。
很快百分之四十五的股票都被瓜分一空,其中汪东城拿到了百分之十,成为第三大股东,而王贵也拿到了百分之八,成为第四大股东,乔宇手上却多了进七十万两的现金。
其实按照利民纺织厂的规模,以及盈利能力这些股份就是百万两都不换,不过乔宇有意让利给众位商人,因此也没有过分抬价。
“诸位,我现在正在筹备一个制衣厂,一个印染厂,都是依附纺织厂的,然后办一个建材厂,生产洋灰,砖瓦,衣食住行人人都离不开,只要能做好,其中的利润绝对不少,大家有兴趣完全可以加入,要是大家有什么想要投资的项目,也可以主动提出来,各位占大头也完全可以,我一定尽全力帮忙!”
众人一听乔宇开出的条件,纷纷议论起来,对于办厂的热情越来越浓厚,王贵突然在一边插话了:“乔先生,您能够为我们着想,是天大的恩情,只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是我们一股脑办了几个工厂出来,您先帮助哪个,后帮助哪个?要是几家都是想办同样的厂子,又该怎么处理呢?”
王贵这几句话问到了关键上了,怎么能保证乔宇能够一视同仁呢,而且乔宇股份多的还好,要是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