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
�时代究竟有多少利权被外国人占去了,乔宇很佩服自己的舅舅,最起码他走出了第一步。
“不知道舅舅您准备投资多少啊?纺织厂要办起来,还是要靠规模取胜的,这布匹是生活必须之物,规模小了影响不到市场,成本又高,难免还受别人的压制。”
“我准备了三十万两银子,地皮什么的也都找好了,这不正在联系机器么,原本我和英国的洋行商量好,要订购两百台织机,哪知那些洋鬼子又要提价,我这不刚和他们争吵起来,受了一肚子气!”
“舅舅,你看咱们两家联手办这个厂子怎么样?二百台织机的规模并不大,我看至少要达到八百台以上,两万纱锭以上的规模才行,投资也要达到一百万两!”
白宽在办厂之前找过自己的姐夫,不过老头子兴趣不大,因此白宽就一个人办厂了,一听乔宇这个建议,顿时眼睛就亮了,乔家的家底也是很浑厚,尤其是在官面上乔光远还认识不少人,最关键的还有乔宇这么一个留学生,看人总讲究个精气神,白宽早就注意到了自己的外甥气度从容,自信十足,想来在外面一定涨了见识,有了本事,要是他能帮自己,那绝对能减轻不少的麻烦。
不过乔宇说的两万纱锭的规模也让白宽倒吸冷气,他拿出三十万两已经下了血本,没想到这个外甥的气魄更大,不过要是能够和乔家联手,资金倒不是什么问题。
“那自然是好,不过你们家老头可是够顽固的了,那一关能过得去么?”
“现在时代不同了,老黄历总要改一改,我去劝劝我爹,相信他会听的。”
乔成一直在一边听着,他还不到三十,正是最有雄心壮志的年龄,一听乔宇居然主张和舅舅联手办工厂,也很是赞同,不过心中还有些担忧。
“三弟,前几年那位状元实业家办的大生纱厂还没有咱们投资大呢,就是大生二厂投资也不过八十万两,咱们就要一下子投进去那么多么?”
乔宇对于大名鼎鼎的张謇还是比较熟悉的,乔成提出这个问题,也不怪他担心,一百万两等于是将两家的家底都压上去了,还要变卖一些产业才行,实在是投资过大,不过乔宇觉得现在西南纺织业还是一片空白,发展前景十分巨大,纺织厂的规模再大也能够消化掉,另外他清楚的知道明年就是辛亥年,还准备以这个厂子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班底,小了怎么行呢。
“大哥,现在整个西南的纺织业还是一片空白,正是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办大厂,牢牢占据先机是最关键的,别看张謇是个状元出身,但是魄力还是太小,格局也不够,他太过于仰仗自己的人脉特权办厂,这种厂子没有什么竞争力的,咱们绝对不能走他的路子,另外现在朝廷在奖励工商,咱们投资少了,官面上或许会把咱们当场一块肉,但是要是投资足够大,震动也大,官面上为了前程政绩,绝对会帮助咱们的,咱们的先期发展绝对能顺利很多!”
白宽很赞同乔宇的观点,他这些年做买卖其实不难,只要有资本,勤劳一些载加上货真价实,总能赚到钱,最怕的就是黑白两道谁都扑上来咬一口,那样有多少钱都不够用。
“舜卿说的有理,不过这样会不会太张扬了?”
“怎么舅舅你还怕露白啊?咱们办厂子,打品牌,就要将名声炒起来,要不谁知道咱们的东西啊。”
这就是两个时代的人的理念问题,白宽听了乔宇的话,低头沉思半晌,然后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
“不知道舅舅您准备投资多少啊?纺织厂要办起来,还是要靠规模取胜的,这布匹是生活必须之物,规模小了影响不到市场,成本又高,难免还受别人的压制。”
“我准备了三十万两银子,地皮什么的也都找好了,这不正在联系机器么,原本我和英国的洋行商量好,要订购两百台织机,哪知那些洋鬼子又要提价,我这不刚和他们争吵起来,受了一肚子气!”
“舅舅,你看咱们两家联手办这个厂子怎么样?二百台织机的规模并不大,我看至少要达到八百台以上,两万纱锭以上的规模才行,投资也要达到一百万两!”
白宽在办厂之前找过自己的姐夫,不过老头子兴趣不大,因此白宽就一个人办厂了,一听乔宇这个建议,顿时眼睛就亮了,乔家的家底也是很浑厚,尤其是在官面上乔光远还认识不少人,最关键的还有乔宇这么一个留学生,看人总讲究个精气神,白宽早就注意到了自己的外甥气度从容,自信十足,想来在外面一定涨了见识,有了本事,要是他能帮自己,那绝对能减轻不少的麻烦。
不过乔宇说的两万纱锭的规模也让白宽倒吸冷气,他拿出三十万两已经下了血本,没想到这个外甥的气魄更大,不过要是能够和乔家联手,资金倒不是什么问题。
“那自然是好,不过你们家老头可是够顽固的了,那一关能过得去么?”
“现在时代不同了,老黄历总要改一改,我去劝劝我爹,相信他会听的。”
乔成一直在一边听着,他还不到三十,正是最有雄心壮志的年龄,一听乔宇居然主张和舅舅联手办工厂,也很是赞同,不过心中还有些担忧。
“三弟,前几年那位状元实业家办的大生纱厂还没有咱们投资大呢,就是大生二厂投资也不过八十万两,咱们就要一下子投进去那么多么?”
乔宇对于大名鼎鼎的张謇还是比较熟悉的,乔成提出这个问题,也不怪他担心,一百万两等于是将两家的家底都压上去了,还要变卖一些产业才行,实在是投资过大,不过乔宇觉得现在西南纺织业还是一片空白,发展前景十分巨大,纺织厂的规模再大也能够消化掉,另外他清楚的知道明年就是辛亥年,还准备以这个厂子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班底,小了怎么行呢。
“大哥,现在整个西南的纺织业还是一片空白,正是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办大厂,牢牢占据先机是最关键的,别看张謇是个状元出身,但是魄力还是太小,格局也不够,他太过于仰仗自己的人脉特权办厂,这种厂子没有什么竞争力的,咱们绝对不能走他的路子,另外现在朝廷在奖励工商,咱们投资少了,官面上或许会把咱们当场一块肉,但是要是投资足够大,震动也大,官面上为了前程政绩,绝对会帮助咱们的,咱们的先期发展绝对能顺利很多!”
白宽很赞同乔宇的观点,他这些年做买卖其实不难,只要有资本,勤劳一些载加上货真价实,总能赚到钱,最怕的就是黑白两道谁都扑上来咬一口,那样有多少钱都不够用。
“舜卿说的有理,不过这样会不会太张扬了?”
“怎么舅舅你还怕露白啊?咱们办厂子,打品牌,就要将名声炒起来,要不谁知道咱们的东西啊。”
这就是两个时代的人的理念问题,白宽听了乔宇的话,低头沉思半晌,然后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