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稿酬
/>   张俊云低头沉思,他也有难处,《明报》在稿费上的开支,逐年上升,但是并不表示报社的副刊稿费比同行高,《明报》也没有一套厘定稿费的标准。

  《明报》在创办初期,确是以高价向个别名记者或专栏作家约稿,每千字十元,五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初期,香港报界稿费大约每千字五至六元,进入七十年代,《明报》已经成为香港一份大报,副刊稿费却不是同业内最高的,许多副刊的稿费还多年没有调升,不少在《明报》副刊撰写专栏的专业作家和《明报》员工,知名度大大提升,如睨匡以卫斯理为笔名的科幻小说、睨匡之妹以亦舒为笔名写的爱情小说,稿费都没变。

  到了如今,《明报月刊》纯以投稿人的学术地位来定稿费的高低,大学讲师级投稿,每千字80元,教授级投稿,每千字100至150元,像叶天这样的新人投稿,全部千字二十,千字二十看似很少,但对新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每天写三千字,薪资就可与高级文员相媲美。

  别人能接受,叶天却接受不了,千字二十太少了,写了半个月,难道就为了三千港币?

  “张编辑,如果贵报不能变通,恕小子失礼,作家也要吃饭。”

  “叶先生请稍等!”

  眼看交易不成,张俊云急忙出声挽留,解释道:“其实《明报》小说副刊的稿费,是以每月或每篇字数为单位计酬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缺稿,到了年底就会多发一个月的稿费,以资奖励。独家为《明报》撰稿,一般稿费会比非独家更高,两者平均相差近五至六成。”

  叶天接道:“《悟空传》已经完本,暂时我还不想写续集,至于版权,我决定授权《明报》,不会在其他报刊、杂志上刊登,这一点请放心。”

  金庸这个人,别的地方都好,就是对作家过于小气,香港女作家林艳妮和亦舒分别给金庸主编的《明报》写专栏。每日一篇,很是辛苦。

  一年后到续约时,林艳妮跑来找金庸要求涨稿酬,金庸不同意:“你那么爱花钱,给你再多也是全花光的,不给!”

  过几天亦舒也要求涨稿酬,金庸也是一口回绝:“你那么节俭,给你再多你也舍不得花,不给!”

  从中可以看出金庸对同行态度,稿酬绝对吝啬,叶天投稿《明报》,并不了解这些,除了稿酬之外,叶天还看重《明白》影响力,《悟空传》在明报上发表,对他报考无线训练班很有助益。

  “叶先生心目中价格是多少呢?”

  “论价值,我想千字两百元也不为过,《悟空传》是一篇精品文。”

  “千字两百……”张俊云沉吟良久,也就是三万,《悟空传》价值绝对超过三万港币,不过千字两百价格太过骇人,公布出去的话,不知多少老作家会心怀不满,《明报》会为了一个新人,得罪那帮文豪?

  “叶先生,千字两百绝对不可能的,如以这个价格成交,说实话,恐怕我的年终奖也就泡汤了,我可以做主的底线是千字八十。”

  “张编辑的意思是?”

  “千字八十!”

  “八十……好吧,成交!”

  张俊云拿出第二份合约,千字八十元的价格,这个价格在叶天预期范围之内,合约上签名后,张俊云当场一次付清稿费,12340港币,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