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条件
emsp; 卫彧对卫王道:“天子令出,名义上,我们不得不遵。且,若不抑制楚国,楚国迟早会是卫国的绊脚石。能灭楚国,不光是对天都有好处,对我们卫国亦是利大于弊。”

  卫王点头,认为有理。

  卫彧又道:“不过,我们也不可让天都轻易得了便宜。是要谨遵天子令,还是敷衍了事,还得再看。”

  正在此时,有人通报,“二殿下到。”

  卫彧一诧,数月前,他们早得了谢弘欲来卫的消息,故而早早便闭门。如今,谢弘至卫,他们却一点消息也未得到。

  即便如此,这谢弘好快的速度!天子令出不过七日,他便从天都赶到了卫都。常人得花半月不止。

  听闻谢弘去虢国选了一匹好马。即使好马,恐怕他也是不眠不休,日夜兼程才行。

  卫王看了卫彧一眼,示意卫彧这谢弘一下子冒出来,想必是为了伐楚之事,该如何应对?

  卫彧亦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卫王,他自有对策。

  两人刚互递了眼色,谢弘便进殿来了。两旁的卫臣躬身,卫彧亦行礼,座上的卫王离座迎接。

  谢弘自然而然地走到卫王方才坐的地方,一甩衣袍,坐下。而后扫了一眼殿内的卫王、卫世子,以及一干卫臣,摆手,免众人礼。

  谢弘随和而笑,“想必诸位在此是商讨天子令伐楚之事。我来此,亦是卫了此事。不知卫王对伐楚,可与卫臣商量好了如何部署?”

  他一来不问别的,只问如何部署……

  众人皆不出声。卫彧笑道:“卫国自是要谨遵天子令的,对于伐楚之事,卫国上下皆大力支持!不过……”

  “不过何事?”谢弘面色未变。

  卫彧道:“不过,卫国素来严格遵守大周律法,不屯兵,不制武器。因而,卫国之军,尚是卫国建立时,天子准许的三万军力。且这三万兵众常年未得训练,只怕有些懒散。武器亦是比不得楚国的利刀利枪。恐怕,与甚军力去攻打楚国……”

  卫国之兵怕有近二十万,卫彧却道只三万。此话说出来,天下之人,有谁能信?还谨遵大周律法?卫国扩建都城、城池,常年私下征兵。卫国之军力,天下皆知!这便是谨遵大周律法?

  不过,谢弘似早有所料他会如此说。他点头,“卫国能谨遵大周律法,实是诸国楷模。我深知我这要求苛刻了些,但仍希望卫国务必派出十万大军来!”

  “十万……实是难办……”卫王开口。

  “是呀!是呀!”卫臣们附和。

  谢弘皱了眉头,“如此,只得征兵了!”

  看来,谢弘是铁了心要让卫国派出十万兵力了。卫王一时未想到应对之策。卫彧心思转得快。他为难道:“征兵得青壮年才行。卫国多老幼……”

  谢弘心中冷笑,面上却也为难起来,“此事倒真难办了!不过,伐楚之事,事不宜迟。我信卫王定能有解决之法!无论怎样,半个月内,卫国务必集齐十万。”

  再有十日便是除夕了……谢弘这是毫不讲理给卫国下了任务!谢弘素来“平易近人”,卫王与卫彧皆未料他会如此“蛮横”。这倒让卫国再也无法推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