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铜雀台十七
云为喻者,取东南近海多风,西北近山多阴故也。曰“浮”者,谓其本之不固。“如车盖”,喻其势之小也。“惜哉”二句,妙在一“适”字,谓魏武本无易储之意,偶为小人辈所荧惑耳。“吹我”二句,东南之行亦非君父意,为小人所间,欲以伺隙,不然未会飘风之前,彼如车盖之云云,方且亭亭,然止於西北,何尝有一些动摇。“吴会”二句,重在一“久”。赖我圣善之君父,我即偶出,未必即见弃置,但恐事久则变耳。故不能“久留滞”。然此一出,已分弃置。即已弃置,君门万里,岂敢复陈?所以中心惕惕,常怀畏人之念耳。曰“客子”者,言行客在外,孤身无伴,易得人侮,况身为太子云云乎。前章写的深细,后章促急,至末二句换韵处,其节愈促,其调弥急。
《善哉行》想亦魏武欲易世子时作。云“上山采薇”,正也。“薄暮苦饥”,弱也。“溪谷”二句,危也。“野雉羣居”,谗也。“猴猿相随”,宵小之繁有徒。“还望故乡”,生身之处也。“郁何垒垒”,蔽不明也。“忧来无方”,恐一旦患作也。患在家庭,故“人莫之知”也。然“垒垒”之下,便可直接“忧来”句,而先著“高山”二句者,此固诗家托兴之体。然亦有意,“高山”必以“崖”为基,“林木”必以“枝”为辅,伤己之孤立而寡助也。以上十二句,写忧已完。“人生”以下,忽转出一“乐”字来陪说。“汤汤”四句,仍说忧。“策我”四句,说乐。然说乐非乐也,只是无可奈何,聊以自遣耳。总形容忧字也。词似从《唐风》脱出,而意却不同。
《燕歌行》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位一笔不断,中间却有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人有疑首句“秋气”、“天气”为复者,不知秋气与天气不同。秋气只一,是专称;天气兼四,是总称。“秋气”四字,是首三句冒子,叙时;“天气凉”是叙景,与下“草木”二句同例,如《月令》所云“凉风至”者近似。“草木摇落”即“月令”“草木黄落”,“露为霜”即“白露降”,“燕辞归”即“玄鸟归”。著一“羣”字者,燕必结羣而归也。“雁南翔”即“鸿雁来”。看他一连排用《月令》五事,绝不见堆砌之痕,直是笔力清爽。“不能忘”,正极。“不能长”,伤极。(以上《六朝选诗定论》卷之五)
王夫之
《钓竿》读子桓乐府,即如引人於张乐之野,冷风善月,人世陵嚣之气,淘汰俱尽。古人所贵於乐者,将无再此?
《短歌行》衔恤诗极不易下笔,子桓斯篇乃欲与《蓼莪》并峙,静约故也。悲者行必静,哀者声必约。
比。
《丹霞蔽日行》谋篇之洁,蔑以加矣。遂尔前有万年,后有百世。
《大墙上蒿行》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非但兴会遥同,实乃谋篇夙合也。盖势远则意不得杂,气昌则词不带毕,故虽波兴峰立,而尤以纯检为宗,其与短歌微吟,会归初无二致。自“庐江小吏”一种赝作流传不息,而后元、白踵承,潦倒拖沓之词繁,杜牧之所由按剑,非曹亚矣。彼“庐江小吏”诸篇,自是古人里巷所唱盲词白话,正如今市井间刊行《何文秀》《玉堂春》一类耳。稍有愧心者,忍辱吾神明以求其形似哉?《琵琶行》、《长恨歌》允膺典刑,不为酷也。
《艳歌何尝行》篇序事不入传记,俳谐不入滑稽口号,古人幸有此天然乐府词。后来不苦芒芒除取下根,汉十可得九矣。
《煌煌京洛行》篇咏古诗,下语善秀,乃可歌可弦,而不犯石垒。足�
《善哉行》想亦魏武欲易世子时作。云“上山采薇”,正也。“薄暮苦饥”,弱也。“溪谷”二句,危也。“野雉羣居”,谗也。“猴猿相随”,宵小之繁有徒。“还望故乡”,生身之处也。“郁何垒垒”,蔽不明也。“忧来无方”,恐一旦患作也。患在家庭,故“人莫之知”也。然“垒垒”之下,便可直接“忧来”句,而先著“高山”二句者,此固诗家托兴之体。然亦有意,“高山”必以“崖”为基,“林木”必以“枝”为辅,伤己之孤立而寡助也。以上十二句,写忧已完。“人生”以下,忽转出一“乐”字来陪说。“汤汤”四句,仍说忧。“策我”四句,说乐。然说乐非乐也,只是无可奈何,聊以自遣耳。总形容忧字也。词似从《唐风》脱出,而意却不同。
《燕歌行》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位一笔不断,中间却有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人有疑首句“秋气”、“天气”为复者,不知秋气与天气不同。秋气只一,是专称;天气兼四,是总称。“秋气”四字,是首三句冒子,叙时;“天气凉”是叙景,与下“草木”二句同例,如《月令》所云“凉风至”者近似。“草木摇落”即“月令”“草木黄落”,“露为霜”即“白露降”,“燕辞归”即“玄鸟归”。著一“羣”字者,燕必结羣而归也。“雁南翔”即“鸿雁来”。看他一连排用《月令》五事,绝不见堆砌之痕,直是笔力清爽。“不能忘”,正极。“不能长”,伤极。(以上《六朝选诗定论》卷之五)
王夫之
《钓竿》读子桓乐府,即如引人於张乐之野,冷风善月,人世陵嚣之气,淘汰俱尽。古人所贵於乐者,将无再此?
《短歌行》衔恤诗极不易下笔,子桓斯篇乃欲与《蓼莪》并峙,静约故也。悲者行必静,哀者声必约。
比。
《丹霞蔽日行》谋篇之洁,蔑以加矣。遂尔前有万年,后有百世。
《大墙上蒿行》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非但兴会遥同,实乃谋篇夙合也。盖势远则意不得杂,气昌则词不带毕,故虽波兴峰立,而尤以纯检为宗,其与短歌微吟,会归初无二致。自“庐江小吏”一种赝作流传不息,而后元、白踵承,潦倒拖沓之词繁,杜牧之所由按剑,非曹亚矣。彼“庐江小吏”诸篇,自是古人里巷所唱盲词白话,正如今市井间刊行《何文秀》《玉堂春》一类耳。稍有愧心者,忍辱吾神明以求其形似哉?《琵琶行》、《长恨歌》允膺典刑,不为酷也。
《艳歌何尝行》篇序事不入传记,俳谐不入滑稽口号,古人幸有此天然乐府词。后来不苦芒芒除取下根,汉十可得九矣。
《煌煌京洛行》篇咏古诗,下语善秀,乃可歌可弦,而不犯石垒。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