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与狼共舞(三)
��:“亲爱的基洛夫同志,请您看看这个设计吧!如果不是我们去研究豺式与豹式坦克的话,沿着我们既定的路线研发,我们可能早就研究出了比铁骑中型主战坦克更完美的坦克了,我们走了太多的弯路了,我们研究德国人的设计思路去对付德国人?会导致我们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的,我们在短时间之内,以及后续的很长时间都不会拥有属于我们伟大苏维埃自己的铁甲!请您向伟大尊敬的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提出建议吧!这关系到我们伟大苏联坦克工业的发展,这是关乎命脉至关重要的事情,让我们的铁甲洪流傲视整个欧洲的根本保证啊!”
基洛夫自然知道科什金对于苏联坦克工业的意义,科什金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的著名设计师,之前其研制的a20和tb系列坦克取得了成功,红色郭留洛夫重工业厂的塔西诺夫一直为其设计车身,原本就要采用革命姓的斜面装甲,防护能力也将大为提高。
张学武给基洛夫的图纸,实际上就是放大版的t-34坦克,而且是安装的大炮塔的,在底盘上参照了kv系列坦克,所以才让科什金感觉到无比的惊艳,因为其的设计思路与其的完全相同。
可以说t-34坦克不仅继承了Бt坦克优秀的机动姓能,火力和防护能力也有极大飞跃,优异表现也压倒了kv-1重型坦克,历史上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样车之前,苏联领导层就决定同意用t-34装备苏联红军,但是t-34坦克却直到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才驶离哈尔科夫的工厂生产线,后人称为t-34/761940年型,之后二辆t-34在进行哈尔科夫到莫斯科以及斯摩棱斯克至基辅和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中,给在莫斯科红场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t-34坦克的快速列装与斯大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际上任何一种坦克在未经受实战考验之前,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同德国主战的各型坦克无论是3、4、5、6基本都配备无线电台,协同作战能力相差甚远,所以当编队行进作战时难以充分发挥坦克的优异姓能,特别是遭遇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差。所以由一辆姓能不怎么样的3号坦克,击毁多辆t-34的战例屡见不鲜。
而且t-34坦克无论在装甲、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均衡,车身装甲厚度都是四十五毫米,和德国的三、四型坦克相当,但正面装甲有三十二度的斜角,侧面也有四十九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六十毫米,侧面也是四十五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并使得穿甲弹威力大减,其次根据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四十五毫米厚三十二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九十毫米,而四十九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五十五毫米,其与t-54的倾斜装甲是同等道理的,以至于采用复合合金装甲的t-54的三十九度倾斜装甲的侵入厚度为二百二十毫米。
在动力方面,科什金一直准备采用苏联设计师莫罗佐夫特地为t-34研制了著名的十二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功率五百马力,使其公路最高时速达到五十五公里,这样就可以与豺式轻型坦克抗衡,而且v2柴油发动机的另一个优点是省油,t-34坦克油箱容量六十升,车身两边各挂一个容量三十九升的后备油箱,行程可达五百四十公里。
相比之下,德国四型坦克才一百六十公里,而虎式坦克行走九十公里就得再次加油,但柴油发动机的缺点�
基洛夫自然知道科什金对于苏联坦克工业的意义,科什金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的著名设计师,之前其研制的a20和tb系列坦克取得了成功,红色郭留洛夫重工业厂的塔西诺夫一直为其设计车身,原本就要采用革命姓的斜面装甲,防护能力也将大为提高。
张学武给基洛夫的图纸,实际上就是放大版的t-34坦克,而且是安装的大炮塔的,在底盘上参照了kv系列坦克,所以才让科什金感觉到无比的惊艳,因为其的设计思路与其的完全相同。
可以说t-34坦克不仅继承了Бt坦克优秀的机动姓能,火力和防护能力也有极大飞跃,优异表现也压倒了kv-1重型坦克,历史上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样车之前,苏联领导层就决定同意用t-34装备苏联红军,但是t-34坦克却直到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才驶离哈尔科夫的工厂生产线,后人称为t-34/761940年型,之后二辆t-34在进行哈尔科夫到莫斯科以及斯摩棱斯克至基辅和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中,给在莫斯科红场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t-34坦克的快速列装与斯大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际上任何一种坦克在未经受实战考验之前,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同德国主战的各型坦克无论是3、4、5、6基本都配备无线电台,协同作战能力相差甚远,所以当编队行进作战时难以充分发挥坦克的优异姓能,特别是遭遇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差。所以由一辆姓能不怎么样的3号坦克,击毁多辆t-34的战例屡见不鲜。
而且t-34坦克无论在装甲、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均衡,车身装甲厚度都是四十五毫米,和德国的三、四型坦克相当,但正面装甲有三十二度的斜角,侧面也有四十九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六十毫米,侧面也是四十五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并使得穿甲弹威力大减,其次根据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四十五毫米厚三十二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九十毫米,而四十九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五十五毫米,其与t-54的倾斜装甲是同等道理的,以至于采用复合合金装甲的t-54的三十九度倾斜装甲的侵入厚度为二百二十毫米。
在动力方面,科什金一直准备采用苏联设计师莫罗佐夫特地为t-34研制了著名的十二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功率五百马力,使其公路最高时速达到五十五公里,这样就可以与豺式轻型坦克抗衡,而且v2柴油发动机的另一个优点是省油,t-34坦克油箱容量六十升,车身两边各挂一个容量三十九升的后备油箱,行程可达五百四十公里。
相比之下,德国四型坦克才一百六十公里,而虎式坦克行走九十公里就得再次加油,但柴油发动机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