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殿下有治国之才
�不多,但该有的官员还是需要的。

  按照郑铭的计算,山海县城内居民、城外农户以及山中的山民加起来应该在二十万左右。

  其实这个人口已经不算少了。

  “这些官吏包含村子里的村官,一个存在设立一个村令、一个衙役、一个教谕、一个文吏,总计四人,上百个村子就是四百多人,如此的话县衙中也就六七百人,不算多。”郑铭说道。

  之前赵宋刘三家已经将触手延伸到乡村一级,正好他也借机会给村子设立官吏。

  “可是这俸禄是不是太高了?按照殿下所书,县衙每年要支出接近两万两的俸禄。”陆寿又说道。

  郑铭诧异的看着他,说道:“两万两多吗?”

  “多!”陆寿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笑容,说道:“按照朝廷俸禄规定,县令的月奉是十石粮米,差不多五两银子,殿下却给县令一月二十两俸银,还有那些文吏和衙役,最低的也是一两银子,是其他县城官吏俸禄的三到五倍,这太高了殿下。”

  郑铭想了想说道:“就按本王说的做吧,俸禄高点没事,只要不贪污受贿就行。你安排人制定一份官吏惩罚制度,”

  大璃皇朝的官员俸禄普遍偏低,所以造成了无官不贪的局面,因此他决定高薪养廉。

  把官吏俸禄提高,减少官吏贪污作恶的动机。

  当然光靠高薪养廉还不够,还需要严厉的惩罚制度。

  让官员不需要贪污也能生活好,让官员一旦作恶就要受到严惩,这才是郑铭的目的。

  治民先制官吏。

  陆寿见他态度坚决,犹豫了一下,没有再多说,而是继续往下看起来。

  第二点建城修路,山海县城破败不堪,就连城墙都塌了,却是该修修了。

  不过他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殿下,这个城市规划是什么意思?”

  郑铭解释道:“城市规划就是对城内道路布局,区域布局、建筑物布局,总之就是提前做好布局,就比如哪里是居民区,哪里是商业区、哪里是需要道路,提前做好规划,避免以后造成拆了重建。”

  “哦,下官明白了。”陆寿说道:“可是如此大规模修建会不会耗费太多的钱财?”

  可能是因为以前穷怕了,陆寿对于花钱特别敏感。

  郑铭耐心解释道:“山海县子民太过穷苦,手中既没粮又没钱,而我们现在掌控着山海县近乎九成的钱粮,这些钱粮放在仓库里只能发霉,没有别的用处,所以本王想借此机会将钱粮发放给子民。”

  “但是又不能白给他们,只能以工代赈,如此城池和道路可以得到修建,而子民也可以得到收入,生活会变好,一举数得。”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钱粮全部放出去,钱多了会造成通货膨胀,粮多了会造成谷贱伤农。”

  陆寿闻言,沧桑的眼眸顿时亮了许多。

  他没想到郑铭会考虑的如此深,同时他对郑铭的这种操作心服口服。

  “殿下仁慈。”他满脸欣喜的说道。

  郑铭笑了笑,说道:�